發布時間:2024-09-29 18:35:32 來源:網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我國新質生産力的加快發展不僅推動着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也開啟了就業新空間,一批新職業伴随着新技術的突破開始“起飛”。
這段時間,在合肥市的大街小巷,無人駕駛車輛地圖采集員高天來和劉海龍正在采集地圖,為高精地圖制作提供基礎數據。遇到采圖車無法進入的地方,他們就輪流背着30多斤重的設備,騎車完成作業。
伴随着我國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采圖員、數據标注師等新職業相繼出現,給高天來等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崗位選擇。
近年來,人工智能、互聯網以及大數據持續賦能,勞動者的職業種類和形态大大拓展,人工智能訓練師、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商務數據分析師等新職業不斷湧現,這些新職業也在推動着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在天津港的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長達15.6米的92輛無人駕駛運輸機器人負責轉運集裝箱,自動行進、避讓、轉彎,每跑一趟,與周邊設備會進行上百次信息交互。範春奇成為智慧碼頭的首批系統優化師。
範春奇根據大數據不斷更新算法,優化運輸機器人的運行路徑,使跟車距離從原來的12米縮短到了6米,保證着年吞吐量高達200多萬标箱智慧碼頭的高效運轉。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示了第6批新職業信息,這些新職業、新工種緊貼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等領域,其中數字職業占了近半數。今年,國家九部門也發布行動方案,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
FDSFDFSWQEWQEQH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