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03 13:46:22 來源:網絡
東營6月13日電 (周藝偉 沙見龍)“這個大棚4000多平方米,當時修建花了55萬元(人民币,下同)。今年更新智能化設備後,大棚預計畝産哈密瓜1萬多斤。”走進山東東營市墾利區北範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張波蘭正在智慧化大棚裡指導兩位農戶整理哈密瓜瓜藤。
連日來,記者走進山東省東營市,探訪了解金融支持黃河流域鄉村振興、服務“三農”的舉措和成效。
“大棚所在地原為‘沿黃沙土’,較為貧瘠。在合作社的帶領下,當地找到适合黃河沙土種植的高附加值經濟作物,還采用村民土地入股和村集體資金入股的形式,新建高标準大棚,統一種植管理。”張波蘭介紹說,項目因需要擴大種植規模,尋找資金成了最大問題。
張波蘭稱,得益于農行東營墾利支行主動派員走訪,工作人員在了解相關情況後,為合作社辦理了50萬元的“強村貸”,這筆錢占合作社新項目建設投入資金的70%至80%,資金的及時投入讓農業種植未斷檔。
“‘強村貸’2024年執行的貸款利率為3.45%,最高授信額度為300萬元,可根據合作社經營規模和用款需求确定最終額度。”農行東營墾利西郊園支行網點負責人張春雷告訴記者,該行自2020年起便與上述合作社開展業務合作,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50萬元。截至今年4月末,該合作社在墾利支行貸款餘額50萬元。
據農行山東省分行消息,近年來,該行把信貸支持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作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政銀擔三方通力合作,創新推出“強村貸”,通過“組織部門推薦+農擔擔保+農行貸款+财政貼息”的方式,切實解決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融資渠道窄、金融需求急、扶持政策少等困難。截至2024年4月末,該行累計投放“強村貸”16.5億元,支持了山東1560個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
除了通過支持種植業發展讓“荒地生金”,金融也助力黃河灘區畜牧業興旺。
在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的黃河口灘羊産業園内,6個羊棚裡,6000隻羊叫聲此起彼伏。産業園主告訴記者,因擴大養殖規模,急需資金注入,在對比銀行貸款産品後,他選擇了農行利津縣支行推出的“一項目一方案”産品,貸款100萬元。
談及“一項目一方案”産品時,上述園主表示,該産品專門針對鹽窩肉羊産業,貸款利率在行業内較低,有效降低養殖戶們的融資成本。此外,辦理貸款時,工作人員還上門服務,進行調查、資料上傳,提高了放款效率。
農行利津縣支行工作人員介紹說,之前貸款形式是幾戶養殖戶“聯保”,養殖戶相互間存在擔保顧慮,而“一項目一方案”産品創新養殖戶貸款形式,無抵押、無擔保,采用信用評級形式,以養殖戶的養殖規模和經營狀況授信批款,通過省、市、支行和網點四級聯動,實現當日申請、放款。
2024年一季度,農行利津縣支行為轄内黃河口灘羊近200家養殖戶提供農戶貸款超1.3億元,投放規模位居山東省“一項目一方案”首位。
利津縣财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農行貸款2.74億元,全部用于“利津縣西部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有力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促進縣城的民生工程建設。該集團副總經理尚萬林表示,一般這種項目批款時間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而這個項目從申報到放款僅3個月左右,“不僅效率高、審查嚴謹,服務也很周到。”
據了解,上述污水處理項目還帶動新開立項目上下遊客戶對公結算賬戶20餘戶,開立利津縣西部污水處理廠項目監管賬戶,項目發債資金、資本金以及收費收入全部歸集農行利津縣支行,增加日均存款5000萬元。(完)
FDSFDFSWQEWQEQHE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