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01 06:24:17 來源:網絡
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設京秦京津兩條綠楔、北運河-潮白河生态綠洲,鞏固京冀生态水源保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設成果,探索建立長效跨區域生态補償機制與固碳增彙助力碳中和行動模式,打造高質量發展樣闆。
這是記者1日從“新質之力 碳惠未來”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林業碳彙發展論壇上獲悉的。
論壇現場發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園林綠化應對氣候變化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北京市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局長胡克誠表示,根據行動計劃,北京通州将從豐碳增彙,提升生态系統碳彙能力;保碳減排,降低行業溫室氣體排放;主動适應,保障重點領域持續增效;強化統籌,建設優質林業碳彙試點;智慧管理,實現高效協同融合發展;宣教助力,開創多方共建共赢局面等六個方面發力。
北京通州将增加綠色資源總量。通過通燕運動健身園、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植物園等公園體系建設,西集鎮等平原重點區域生态景觀帶等工程建設,消減公園綠地服務盲區,聯通區域綠道網絡,優化均衡城市綠地增量布局,推進全域立體增綠固碳。
同時,提升綠色資源質量,通過潮白河與大運河沿線自然景觀林改造提升、商務富錦公園等公園綠地全齡友好改造、平原林生态修複等工程建設,持續提升城市綠地、平原森林、道路綠網、交通廊道等的生态景觀品質,促使綠色普惠福祉惠澤更多市民。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北京市通州區雙碳智服平台。該平台以踐行區域綠色發展為引領,構建區、鄉鎮二級碳彙管理體系,集雙碳地圖、企業管理、數據核驗、碳資源目錄、作戰圖和數據分析六大應用于一體,支撐區域内林業碳彙申請、登記、注冊、交易、抵銷等全生命周期機制,打造示範性碳彙加創新化應用模式,全面支撐通州林業碳彙開發基礎能力躍升,促進林業碳彙生态補償機制的市場化和長效化,助力實現林業碳彙可持續開發與循環發展。
活動由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員會、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主辦,北京市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北京市通州區融媒體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北京首通智城科技創新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承辦,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等作為指導單位。(完) FDSFDFSWQEWQEQHE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