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
多家受訪基金公司認為,科技闆塊大幅回調,主要受美國關稅沖擊、美股M7齊跌、科技闆塊大幅上行後資金博弈增強三大因素共振,但展望後市,科技行情仍有望持續,但大概率出現高低切換和行情擴散。
海外因素與資金博弈共振
回顧本周(2月24日—2月28日)行情,A股、港股的波動均明顯放大,尤其是科技闆塊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情緒退潮,科創50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分别下跌1.46%、4.97%,同時,國内鋼鐵、房地産等闆塊受複工提速拉動,順周期表現回升,工程機械指數上漲4.2%。
華安基金總結認為,科技闆塊大幅回調,主要受美國關稅政策沖擊、英偉達财報未能大幅超預期、闆塊大幅上行後資金博弈增強三大因素共振影響。
“此前科技闆塊的上漲主要受到估值修複的推動,科技股連創新高,積累了較大獲利盤,不排除有資金受短期大幅上漲與市場波動性影響,選擇高位落袋為安,資金博弈增強,導緻波動加大。”華安基金表示。
而對于本周順周期表現回暖,華泰柏瑞基金表示,一方面2月複工進度加速,對于實物工作量産生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受益于需求回暖,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相關行業基本面有望改善。整體來看,臨近三月順周期闆塊在複工的驅動下表現回升。
科技行情仍有望延續
回顧春節以來DeepSeek引爆的科技股行情,中國資産重估成為全球熱點,雖然短期波動較大,但展望後市,多家基金公司仍然對科技行情頗有信心。
“DeepSeek引領全球認知轉變,産業鍊全鍊條受益,帶動中國資産重估,中國資産性價比凸顯,德銀、高盛等機構指出,中國科技股長期處于折價狀态,當前PE水平低于曆史均值,ROE預期提升,性價比凸顯。”華安基金分析表示,而作為科技上漲的先鋒,港股更受全球資本的青睐以及政策和市場情緒的推動,且囊括“硬件—模型—應用”的AI全産業鍊,更受益于AI行情,成為科技投資高地。
金鷹基金也預計,經過此輪調整之後,行情還有望延續,但大概率會出現切換,類比2023年的ChatGPT行情。
“當時,第一波行情也是TMT闆塊一起漲,但是傳媒等闆塊在市場第一次産生分歧之後行情就已結束,而第二波行情的方向主要是光模塊、服務器、IDC等新主題,變化主要因為在新的主題上能看到海外AI龍頭公司持續的訂單數據,本質上是開始交易EPS兌現的邏輯。”金鷹基金表示,“回到當下,阿裡、騰訊等雲廠商提升資本開支算是一個能兌現EPS的邏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将進入3月份,會有越來越多的财報披露,市場的風格可能會轉向業績線。”
短期看科技擴散,中期看政策導向
華泰柏瑞基金認為,兩會前A股市場有望延續活躍,多元投資機會有望顯現。
随着國内貨币及資本市場政策落地,市場風險偏好修複,盈利修複或将逐步體現,春節期間國内票房、出行等數據亮眼,DeepSeek彰顯中國科技行業的持續進步,後續國内政策驅動下,上市公司盈利或仍有回升潛力,新興成長類資産關注度有望提升;若利率水平持續下行則紅利現金流闆塊同樣有望受益。
行業配置上,金鷹基金建議,短期關注AI硬件為代表的科技行情擴散方向,中期關注政策導向。
同時,兩會臨近,金鷹基金建議,政策覆蓋的方向也值得關注,主要關注中央逆周期調節項目的開工和業績兌現,其中包括電力(核電、風電、電網)、新疆煤化工等。此外,消費“以舊換新”或将擴圍加碼,民生領域福利補貼的具體舉措或将增加,前期表現顯著偏弱的泛消費闆塊或迎來政策催化。
責編:汪雲鵬
責任編輯:郝欣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