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紅場閱兵,普京撂下一句狠話 |
2024-10-08 10:56:18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編輯:潘曉明 |
(原标題:紅場閱兵,普京撂下一句狠話) 來源:牛彈琴,作者:牛彈琴 一年一度,5月9日,紅場勝利日大閱兵。 但今年很不同。 不僅僅因為這是幾十年來最冷的一次閱兵,莫斯科還飄着雪花;更因為俄烏沖突還激戰正酣,普京又一次宣誓就職兩天之後。 這一次紅場閱兵,普京還撂下一句狠話。 “我們知道如此的野心膨脹會導緻什麼。俄羅斯将盡一切努力,防止一場全球沖突。”普京在演講中警告,然後接着說,“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威脅我們。我們的戰略部隊始終處于戰備狀态。” 什麼意思? 我看美聯社的分析就是:随着美俄緊張關系“飙升至冷戰以來的最高水平”,“普京再次對莫斯科的核力量發出了鮮明的提醒”。 文章還特别提到,作為強調,“具有核能力的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被拉過紅場”。 5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士兵列隊走過紅場。當日,莫斯科舉行紀念衛國戰争勝利79周年閱兵式彩排 新華社記者 白雪骐 攝 盡管這一天的莫斯科,依然春寒料峭,天空還飄着小雪,大約9000名俄羅斯士兵,包括約1000名在烏克蘭作戰的士兵,參加了5月9日的閱兵式。 當年二戰時的盟友,美國和英國甚至都沒有派大使出席。但仍有9個國家領導人出席,他們分别來自白俄羅斯、中亞五國、古巴、老撾,還有幾内亞比紹。 值得一提的在,在演講中,普京還特意表示,我們尊敬所有反希特勒聯盟的戰士、抵抗運動參與者、地下組織戰士、遊擊隊員的勇氣,“向英勇的中國人民緻敬,他們為民族獨立而戰,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 他同時猛烈批評,“有人企圖篡改曆史真相……複仇主義、嘲弄曆史、竭力為今天納粹分子開脫,這是西方精英不斷引爆新的地區沖突、種族或宗教沖突的總政策的一部分。” 尤其讓普京憤怒的一點,不少國家還拆毀了蘇軍烈士紀念碑。 整個二戰期間,蘇聯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犧牲,約2700萬喪生,其中就包括普京的哥哥。5月9日勝利日,由此成為蘇聯以及現在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 普京描述勝利日“非常激動和凄美”。他說:“每個家庭都在向英雄緻敬,看着可愛的面孔,記住他們的親戚和他們是如何戰鬥的。”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要理解俄羅斯的悲憤。 對外敵侵略的悲憤,對西方背叛的悲憤,尤其是最近二十年,北約步步東擴,一些國家甚至拆毀蘇軍烈士紀念碑。 俄羅斯豈能沒有反應? 問題累積的結果,就是烏克蘭的悲劇。對這一點,俄羅斯要反思,烏克蘭要反思,西方更要反思。 第二,普京也在凝聚整個俄羅斯。 所以,每年的勝利日閱兵,不管天氣如何,都會隆重舉行。普京就是借助這個偉大事件,凝聚所有俄羅斯人。 按照普京的說法,他們尊敬所有反法西斯者,“但我們要記住,決定人類命運的大決戰,是在莫斯科和列甯格勒、勒熱夫、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和哈爾科夫周邊地區以及鄰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和基輔地區展開的,而且從摩爾曼斯克到高加索到克裡米亞都爆發了激烈的血腥戰鬥……” 用美聯社的話講,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和普京的家鄉列甯格勒(現為聖彼得堡)等城市的巨大苦難和犧牲,“仍然是俄羅斯戰勝看似壓倒性挑戰能力的有力象征”。 第三,西方更要重視普京的警告。 尤其是那句話:俄羅斯将盡一切努力,防止一場全球沖突。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威脅我們。我們的戰略部隊始終處于戰備狀态。 我們反對核戰争,因為核戰争打不得也打不赢。但撇開任何原因,也撇開正義非正義,将一個大國尤其是核大國逼到絕境,其實是很危險的。 而且,越不把對方威脅當做威脅,埋下的是更大的風險。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警告:核武器就是地球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核毀滅隻是一個誤解或誤判”…… 這個世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和颟顸才是。 延伸閱讀 5月9日,俄羅斯按照慣例繼續舉行紅場閱兵。根據俄國防部通報的數據,參加今年紅場閱兵式的俄軍部隊包括9000人和70件武器裝備,其中來自特别軍事行動區前線取得戰績的1000多名軍人是首次參加。相比之下,去年紅場閱兵出動了超過1萬多人和120多件軍事技術裝備。 參加今年紅場閱兵的裝備種類和規模别說和往年相比,就是和去年相比,都算得上是大縮水了。但西方的反應,卻和去年大不一樣了。 俄羅斯舉行紅場閱兵 據俄羅斯衛星網9日報道,參加這次閱兵的俄軍主戰裝備包括不同型号的“虎”式和“台風”裝甲車、BTR-80系列裝甲運輸車、新一代“回旋镖”輪式裝甲運兵車、“伊斯坎德爾M”戰術彈道導彈、S-400“凱旋”防空導彈以及“亞爾斯”戰略導彈等。此外,今年紅場閱兵中,久違的空中編隊也現身了,特技飛行表演隊“雨燕”“俄羅斯勇士”的蘇-30SM和米格-29戰鬥機飛越紅場上空,随後,6架蘇-25BM攻擊機在空中拉出俄羅斯國旗顔色的彩煙,閱兵式由此落下帷幕。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以“為什麼紅場閱兵式上沒有現代化坦克”為題報道稱,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議員維克托·紮瓦爾津将軍稱,現代化的坦克都運往前線作戰。實際上,自去年以來,在前線的部隊和重型現代化武器裝備都沒有參加勝利日閱兵式。現代化的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現在都是前線最需要。 被烏克蘭繳獲的T-62M坦克 盡管今年紅場閱兵的裝備數量和種類都相比往年有大幅“縮水”,但西方媒體的批評聲音卻要小得多。在去年的紅場閱兵中,俄軍沒有安排坦克和火炮等地面重型裝備參加,當時西方由此大肆嘲笑俄軍重裝備已經損耗殆盡,不得不将封存的老式T-55和T-62坦克翻新送往前線,“連參加閱兵式的坦克都抽調不出來”。 但今年以來,俄軍不但在前線掌握了主動權,而且随着俄國防工業體系的逐步恢複,俄軍坦克等重型裝備的産量也在猛增。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總裁謝爾蓋·切梅佐夫曾宣布,如今俄羅斯坦克的産量比一年前提升6倍,裝甲車産量增長3.5倍,火炮和齊射火箭炮産量增長1.5倍,彈藥産量則是一年前的60倍。美國《防務新聞》也承認,俄軍工企業對西方的制裁表現出驚人的适應能力,在西方軍工生産滞後的背景下,俄羅斯武器産量的增長将使其在2024年占據優勢。 英國國防部今年1月統計稱,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已經損失約2600輛主戰坦克、4900輛裝甲車,但“俄羅斯每月可能至少生産100輛坦克,因此有能力彌補戰場上的損失”。 更讓西方不安的是,盡管俄軍在俄烏沖突中損失了數以千計的坦克和裝甲車,但後期損失的這些重型裝備大都在經過回收、修理和翻新後,重新被送回前線參戰,這也使得俄軍主戰裝備的實際損失并沒有西方媒體宣傳的那麼大。在這次紅場閱兵中,俄軍專門展示了現代化的裝甲維修和疏散車BREM-1M,它被稱為真正的坦克救護者,通常伴随着坦克隊伍,從戰場上盡快修複坦克和裝甲車輛。 作為對比的是,烏克蘭的國防工業在戰火中基本不複存在,再加上西方援助的武器型号繁多,後勤保養困難,使得烏軍的重裝備一旦受損就很難維護,大都隻能廢棄,這種局面更加大了烏軍重裝備的短缺問題。 被俄軍繳獲的坦克 還有俄羅斯網民嘲諷稱,其實當天的莫斯科并不缺乏坦克裝甲車輛——就在勝利日閱兵的同時,俄軍在對烏克蘭特别軍事行動中繳獲的武器軍備展正在莫斯科勝利公園舉行。在這些被俄軍繳獲的戰利品中,包括美國M1A1主戰坦克,德國“豹2A6”主戰坦克,法國AMX-10RC突擊炮,德國“黃鼠狼”、美國“布拉德利”和瑞典的CV90步兵戰車,美國M88A1坦克搶修車等。俄國防部在聲明中特别提到,“80多年前,即1943至1948年期間,莫斯科的高爾基文化休閑公園也曾公開展示過從法西斯德國繳獲的武器。從1943年到今天,這些戰利品反映了我們的力量,它們越多,我們就越強大。” 據參考消息轉引俄羅斯衛星社5月7日報道,弗拉基米爾·普京7日在莫斯科正式宣誓就任俄羅斯總統。 當地時間5月7日,普京宣誓就任俄羅斯聯邦第八屆總統 圖:央視新聞 比起此前各次總統任期來,普京開啟第五個俄總統任期之際,形勢當然有許多變化。而值得一觀的是—— 西方,諸如法國等國,還是派出了外交官出席普京就職典禮。數一數,歐盟27國中,大約有7個國家派員出席。這一比例,比預想中的是高是低呢? 01 比起1999年底,在俄羅斯人眼中算是“青澀”的初上任的普京來,如今當選俄羅斯聯邦第八任總統的普京,不僅為俄羅斯人所熟知,還為世界所熟知。 當然,俄國内、國際形勢也與上世紀末有多種變化。甚至比普京在上一屆總統任期就職時來,也有很大變化。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 目前俄軍正在前線作戰。亦即俄烏沖突尚未結束。 其實,烏克蘭方面所面臨的情況,以及其舉措,更能說明這場沖突對之的影響力。今年,同樣是烏克蘭總統大選年。但因為沖突在烏境内,反正目前烏克蘭沒有開啟選舉的迹象。澤連斯基繼續任職烏總統。哪怕俄羅斯新近宣布了對他的通緝令,卻也并不影響他在烏克蘭境内,特别是基輔當局掌控區域内行使烏克蘭總統權力。 2024俄大選投票 圖:央視新聞 俄羅斯方面的情況似乎沒有那麼嚴峻。選舉流程進展順利,甚至在烏克蘭前線的俄軍也都有機會前往投票站參加選舉。 但哪怕是第五次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普京,也大緻是第一次經曆本國部隊在境外進行規模較大的戰事之同時,國内在進行總統選舉。 當然,在俄視角,其通過“公投入俄”方式,視烏東四州為俄本土。本次總統選舉,烏東四州持有俄護照的公民,與2014年克裡米亞“公投入俄”者一樣,擁有選舉權。 不得不說,蘇聯時期,在領導人任期更疊之際,是遇到過蘇軍在境外作戰之事的。可俄需要面對的國際、國内各種狀況,特别是國外壓力,與當年蘇聯是有所不同的。 無論如何,俄順利進行了第八屆總統的選舉。在3月15日至17日進行選舉投票之後,俄中央選舉委員會3月21日公布了選舉結果,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當選總統。 當地時間5月7日12時,就職典禮在克裡姆林宮舉行。普京把手放在俄憲法上進行了就職宣誓。 02 據報道,出席本屆俄總統就職典禮的嘉賓有—— 俄政府成員、 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議員和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委員、 外交使團以及體育明星和演藝界人士。 這不出所料。畢竟俄羅斯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 即便是俄烏沖突期間,俄羅斯都仍舉行了一些國際會議。比如2023年7月27日至28日,第二屆俄羅斯—非洲峰會在聖彼得堡召開。 第二屆俄羅斯—非洲峰會在聖彼得堡召開 還有諸如瓦爾代年會這樣有多國學者、媒體人參與的會議等等,也如期舉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普京的就職典禮有外國代表參加,簡直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然而,一大焦點在于—— 西方國家是否派員參加普京就職典禮? 目前看,還真有。 比如歐盟範圍内,諸如法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7國派員參加這一典禮。 當然,德國早早宣布不會派員參加這一典禮。在歐盟以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早早就說,美國不會派員參加典禮。 盡管如此,注意米勒所言,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句在于—— “他是俄羅斯總統,也将繼續擔任這一職位”。 這句話因何重要呢?原因在于,當今年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果出爐以後,歐盟範圍内,比如德國國内,即有人表示,将不再承認普京是俄總統。言下之意,不承認選舉結果罷了。 德國國内有人表示,可以用“那個人”來指代普京。然而,如今,代表美國政府外交機構的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闆上釘釘地說,必須承認普京仍然是俄羅斯總統,那想來在防務等諸多問題上需要美國的歐盟諸國,起碼在政府層面不大會再有人不承認普京的俄總統地位。 03 之所以要強調西方仍承認普京是俄總統,是因為有人不希望承認普京是俄總統。 比如烏克蘭,在此次俄大選後,直接宣布不承認。 當然,其早已通過國内立法的方式,表示不得與普京開展談判。這事實上就是在此次俄大選前,也已經不把普京看作俄總統。 當然,海叔必須要說,此次選舉前後,俄羅斯總統是弗拉基米爾·普京,這一點是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 烏克蘭再怎麼宣布什麼,其實并不能改變美國政府如今也承認的這一事實。 倒是在普京于5月7日就職之前,俄方有兩個動作值得關注—— 其一,俄通過内務部發出對澤連斯基等一幹人等的通緝令。 其二,俄羅斯宣布進行戰術核武器演習。 通緝令之“文”,核演習之“武”,這一文一武,顯然是在俄烏沖突方面擺出繼續強硬、更為強硬的做派。 有分析認為,俄這通操作,似乎顯示,接下來普京新政府也不想将澤連斯基視為可能的談判對象。這一點,總感覺令人遺憾啊。 根據不少口徑傳出的消息,在俄烏沖突初起的2022年春,澤連斯基當局與俄似乎接近達成共識,和平似乎就快恢複。之後,在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等人的鼓動下,澤連斯基确定不再和談,要“血戰到底”。直至如今—— 确實哪怕在西方都有人始料未及,沒想到澤連斯基能堅持那麼久。 但未來呢?當美國總統拜登新近簽署950億美元軍援法案,其中大部分将投放烏克蘭之時,澤連斯基确乎認為勝利在望? 美制“艾布拉姆斯”坦克,已軍援烏克蘭,但也有被俄軍摧毀、俘獲者 烏克蘭方面該注意到,在宣誓後,普京發表就職講話。他在講話中對俄羅斯全國人民的支持表示感謝。關于與西方的戰略對話,普京表示,與西方的戰略對話可以進行,但是必須在平等基礎上推進。 看來,俄羅斯并沒有徹底關閉談判之門。隻是普京所提及的談判對象是西方,而不是烏克蘭。這,自有微妙之處!座下西方來員,想來聽得出一些弦外之音……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