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恵理子息与子中出"央視網出文
發布時間:2024-10-08 00:34:41 來源:網絡
中青報・中青網 王品芝
實習生 覃纓淇
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在第40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教育懲戒權”的話題受到大家的關注。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孩子違反了校紀校規,73.6%的受訪者支持老師及時給孩子适當懲戒。教師不敢積極管教學生,62.9%的受訪者認為會導緻校園欺淩等得不到及時有效制止,58.5%的受訪者認為不利于學生樹立規矩意識,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調查中,81.0%的受訪者是中小學生家長。
如果孩子違反校紀校規,73.6%受訪者支持老師及時進行适當懲戒
“一般情況下如果學生不遵守紀律我都會先眼神提醒,如果有第二次就會語言提醒,如果還不改正我就會讓他們站到教室後面去。”江蘇常州的初中英語老師江敏說,“有一次幾個學生一直說話,我實在沒辦法就讓學生罰站,有個學生平時比較愛鬧,性格比較執拗,那天就起了争執,不服氣頂撞我,還揚言要投訴我。下課後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也找來了班主任,把整件事情複盤了一遍,同時跟家長進行了溝通,後來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第二天來到學校道歉。”
“後來這個學生反而很樂意跟我交流,雖然在課堂上他丢了些面子,但是他自己想明白了,而且和我之間的對話比之前要多,就好像小孩子被媽媽訓了之後,反過來撒嬌一樣。”江敏認為,教師還是要敢于行使适當的懲戒權。
如果孩子犯了錯,違反了校紀校規,73.6%的受訪者支持老師及時進行适當懲戒,12.6%的受訪者不支持,13.8%的受訪者不好說。
廣西的李麗華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剛上一年級,小兒子在上幼兒園。李麗華說,老師在需要的時候适當懲戒,比如罰抄、罰站、罰勞動、言語批評,“我們家長是支持的”。
江敏認為,學生初次犯錯可以進行一些提醒,但如果三番兩次地擾亂課堂紀律,提醒之後仍不改正的,教師可以在學生身體和心理安全範圍内實施一些懲戒措施,但一定要注意分寸。
教師不敢積極管教學生,58.5%受訪者認為不利于學生樹立規矩意識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确規定了中小學教師可以實施的懲戒範圍。但由于種種原因,部分教師對要不要懲戒、如何懲戒依然感到無所适從。
李麗華認為,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管教學生,會導緻有不良行為的孩子變得“無法無天”,課堂紀律會差,教育教學工作也不好開展。
江敏說,小孩天性愛玩,能夠自律的比較少,需要一定程度的他律。老師不能管教,一些學生可能就不學習了,對學習成績是有影響的。
教師不敢積極管教學生,62.9%的受訪者認為會導緻校園欺淩等得不到及時有效制止,58.5%的受訪者認為不利于學生樹立規矩意識,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質,48.7%的受訪者認為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47.5%的受訪者認為會導緻教師權威感喪失,一些工作難以開展,32.4%的受訪者認為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維護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90後小學教師孫淼淼說,雖然每個孩子接受能力不一樣,“但如果學生沒有原因地不完成作業,我們都沒法進行懲戒的話,對于學生的教學管理會非常困難。”孫淼淼感覺,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教師不敢實施教育懲戒的現象非常普遍,她認為這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教育懲戒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作為教師,關愛學生是一個重要前提,及時約束學生的行為,也是對學生的愛護。“隻要教師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為了學生的成長做出的懲戒,我認為應該得到支持”。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确提出,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支持教師積極管教。
李麗華認為,教師隻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才能讓學生信服。此外,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确實有一些孩子心理承受力較差,在進行懲戒時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
孫淼淼期待更具有操作性的規範和指導意見,為教師實施教育懲戒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時學校也要做好監督工作,确保教育懲戒的權力不被濫用。
受訪者中,來自一線城市的占36.4%,二線城市的占38.2%,三四線城市的占21.4%,鄉鎮的占3.3%,農村的占0.7%。
(應受訪者要求,江敏、孫淼淼、李麗華為化名)FDSFDFSWQEWQEQHE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