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29 11:35:44 來源:網絡
吉林6月14日電 題:東北縣城“非遺釀酒”:緻富路上飄酒香
記者 石洪宇
14日的吉林省蛟河市微風輕拂。溫度、濕度适宜,一處酒廠車間正緊張生産。顆粒飽滿的高粱經粉碎、蒸煮、拌曲等步驟,再投入酒窖發酵。工人打開木制酒海,一時間酒香四散。
59歲的雷廣惠守在車間,監督釀酒的每個細節。他随手掂量起一把糧食,感受濕度和溫度。當地有“三伏三九(天)不釀酒”的說法,指的是溫度、濕度對口味及出酒率的影響。
雷廣惠作為松花湖酒釀造傳統技藝的市級非遺傳承人,目前在酒廠擔任總經理。他自言“一輩子和酒打交道”,17歲接觸釀酒,平時的愛好是品評百家酒,研究每種酒的特點。
雷廣惠酒量不出衆,但工人們都稱他為“酒神”,白酒入口他就能判斷出度數。
雷廣惠介紹,松花湖酒釀造傳統技藝逾120年,特點是采用傳統工藝釀造,用木制酒海貯存,口感渾厚醇和,且選用的玉米和高粱都是新糧,酒香氣十足。
酒廠每年生産千餘噸原酒,對優質高粱的需求旺盛。為了保障供應,雷廣惠曾四處尋糧,最終與400多戶村民簽訂種植協議,以高于市場的價格進行兜底,帶動村民共同緻富。
在蛟河市的多個鄉鎮,每年秋收時運糧車輛會開往酒廠方向。部分村民還從事起糧食存儲業務,分擔酒廠的倉儲壓力。
近些年,白酒市場正發生變化,雷廣惠帶頭成立了研發小組,研究如何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前提下,開發一些“出圈”的産品。
蛟河地處長白山餘脈,盛産藥食同源的野果。科研小組研發的果味白酒、藍莓白酒、人參酒等,受到年輕人的熱捧。這也讓雷廣惠有了培養一名年輕傳承者的想法。
雷廣惠介紹,非遺技藝有其獨特的商業價值。酒廠生産的60餘個品種行銷全國,還出口到韓國,年創造産值3000多萬元,是蛟河市的支柱産業。“傳統技藝也要擁抱變化,堅持學習。”生産高峰過後,雷廣惠計劃前往外省考察,把自己産品的包裝風格更換一下。(完)
FDSFDFSWQEWQEQH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