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7 16:55:20 來源:網絡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7月26日7時50分,全國120個北鬥探空站當日500百帕第一組信息首次全部實時上傳至中國氣象局氣象大數據雲平台“天擎”系統,标志着我國正式全面開展北鬥探空平行比對。
平行比對,即在同一時段、同一區域内,采用L波段探空與北鬥探空兩種方式進行同步觀測,并對觀測數據進行全面、系統對比分析。自2022年8月在廣東氣象部門啟動北鬥探空系統組網觀測業務化試點以來,經過兩年不懈努力,120個探空站北鬥探空系統建設全部完成并在全國範圍内首次開展平行比對,氣象探空系統升級換代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在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氣象觀測實時業務平台的大屏幕上,可以直觀地看到兩種探空系統的數據對比情況。在時效性上,北鬥探空上升段數據總體時效優于L波段探空數據;在數據質量上,以風速為例,點開任意一個探空站的數據對比界面,可以看到代表北鬥探空數據的一條綠線和代表L波段探空數據的一條紅線幾乎重疊,偶有波動。“這意味着北鬥探空數據整體準确,在細節上更加精準。”氣象探測中心基地室副主任郭啟雲說。
7月1日,中國氣象局啟動全國第一批北鬥探空平行比對工作。
7月20日,今年第4号台風“派比安”來襲,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省(區)氣象部門利用北鬥探空系統,與氣象衛星、無人機、雷達等開展南海台風協同觀測,北鬥探空下降段觀測資料填補了午後探空數據的空白,有力支撐台前線狀對流的潛勢以及登陸後台風強度的研判。
7月24日,今年第3号台風“格美”逼近福建沿海,浙江洪家、福建福州及廣東各探空站開展北鬥平漂探空,數據用于預報服務,為台風路徑預報檢驗提供了數據支撐,發揮了良好的效益。
2023年,廣東氣象部門首次在數值模式、天氣預報、衛星遙感等領域常态化應用北鬥探空數據,借助精準的北鬥探空數據,廣東氣象部門對台風“海葵”72小時和90小時路徑誤差分别減小3.94%、2.86%,72小時降水預報準确率得到較大提升。
今年7月,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組織完成師資培訓和8期探空業務人員培訓工作,多位完成國家級師資班培訓的探空業務人員返回各自省份,發揮“傳幫帶”作用,為本省探空業務人員開展面授教學、實操教學和跟班實訓,為北鬥導航探空系統的順利運行和發揮業務效益提供人才支撐。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将繼續推進氣象探空升級換代各項工作,預計到2025年底,我國将建成站間距150千米左右的地空物聯網,北鬥探空系統正式業務運行,實現氣象探空系統升級換代。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劉璐璐 谷星月) FDSFDFSWQEWQEQH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