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曹璐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當前,俄軍憑借着裝備和兵力優勢,在紮波羅熱、頓涅茨克等關鍵區域持續突破烏軍防線。近日,紮波羅熱州一處戰略據點的失守,直接切斷了烏軍南部補給線;而在庫爾斯克方向,俄軍第810旅迂回包抄的戰術,讓烏軍陷入了“缺糧少彈”的困境。自從美國特朗普政府對烏軍援态度大轉彎以來,歐洲内部又因能源危機和經濟壓力争吵不休,烏軍士氣持續低迷,而俄方此時抛出“半年結束行動”的表态,既是對前線戰局的自信,也是對西方心理戰層面的打擊。要知道,普京的“紅線”不僅針對戰場,更是針對西方戰略布局而言的。美俄高層沙特會談後,俄外長拉夫羅夫就強硬表态“北約駐軍烏克蘭不可接受”,徹底堵死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而俄副外長裡亞布科夫透露的“美俄總統會晤籌備中”,進一步暗示雙方可能繞過歐洲直接敲定烏克蘭命運。美俄這樣做,加劇了歐洲的擔憂,現在歐洲還在“派兵維和”問題上各懷心思。
面對美俄單獨“媾和”的情況,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頻繁召集歐洲領導人商讨對策,試圖以“向烏派兵”展示歐洲的戰略自主性。不過,在巴黎緊急會議上,德國、意大利、波蘭、西班牙和丹麥明确表示拒絕出兵。德國總理朔爾茨直言“讨論派兵為時過早”,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更質疑所謂“歐洲軍”的可行性。盡管英國首相斯塔默一度附和馬克龍,但其随後改口稱“歐洲行動需美國支持”,這讓馬克龍尴尬至極。其實,當前最被動的無疑是烏克蘭了。美俄繞過基輔展開談判,澤連斯基不僅被排除在對話之外,還面臨美國“礦産協議”的壓力,實在是敢怒不敢言。諷刺的是,烏克蘭根本無法掌握戰略自主權,從一開始就依附于美西方,注定了會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美國将烏克蘭視為消耗俄羅斯的“耗材”,歐洲則将其當作顯示自己“團結”的工具,而俄羅斯肯定早已将烏克蘭的領土與資源納入自己“勝利”的範圍了。
當前的局勢雖然對俄有利,但還是有一些風險的。如果英法強行推動“維和部隊”入烏,可能會讓俄羅斯使出軍事手段來回應他們;美國如果在礦産談判中過度施壓,也有可能激化美俄矛盾,畢竟烏東礦産資源還在俄方實際控制範圍内。不過從現實看,普京劃下的紅線,本質上是對西方一種投石問路,俄軍現在已經控制烏東、威懾也已經到位,而西方内部分裂時,烏克蘭也隻能“中立化”了。
" />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曹璐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