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生輝,2025年全國兩會如約而至。軍隊代表委員齊聚首都,共赴這場春天的盛會。
和煦春光裡,軍隊代表委員熱議部隊建設發展成就,深深感到:過去一年,強軍事業加速推進,強軍腳步铿锵有力,根本在于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
浩蕩東風中,軍隊代表委員暢談一年來在各自崗位上的感悟收獲,有一個共同心聲:“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到了吃勁奮鬥的攻堅期、加油加壓的沖刺期,必須牢記囑托,全力以赴打好攻堅戰!”
這次參會,全國人大代表、“甘巴拉英雄雷達站”二級軍士長申董初帶來一塊石頭——來自海拔5374米雷達陣地的“甘巴拉石”。石頭上,戰士們畫上星空、哨位,寫下“甘巴拉英雄雷達站”的紅色字樣。來北京參會前,戰友們特意提醒他帶上這塊石頭。
“如今的邊關,煥然一新。”會議間隙,申董初和其他軍隊代表委員分享高原邊防的可喜變化,“雷達兵長年堅守山巅陣地,如今有了科技賦能,部隊戍邊守防能力明顯提升。”
習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現代邊海空防建設,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
這讓申董初和戰友倍感責任重大。去年以來,他們轉戰大漠、戈壁、叢林,在海拔更高的山巅機動展開雷達;登上預警機、走進地導方艙、深入聯合指揮所,錘煉聯戰聯訓能力;深化模拟訓練、對抗訓練、聯合訓練,融合拓寬防空指揮鍊路,取得一系列成果。
“殷殷囑托指明前進方向,激勵大家奮進新征程。”申董初說,“我們一定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這也是來自南昌艦的祁偉光代表和全艦官兵想說的心裡話。
這次來京,祁偉光在攜帶的電腦裡存了一張照片——南昌艦榮譽室内,一面鮮紅的黨旗懸挂中間,官兵整齊列隊,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南昌艦入列至今,這面黨旗已伴随戰艦航行10萬餘海裡,見證全艦官兵奮勇争先、攻堅克難的曆程。該艦被表彰為“全軍踐行強軍目标标兵單位”,艦黨委被授予“時代楷模”稱号。
去年,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召開後,南昌艦通過宣講輔導、專題研讨、思想辨析等形式抓好學思踐悟,推動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往深裡走、往實裡落。前不久,祁偉光帶領官兵圍繞“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組織專題學習,在榮譽室内重溫“入黨第一課”。
“今年是南昌艦入列5周年,一路走來,很不容易。”祁偉光回憶說,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055型導彈驅逐艦首艦,南昌艦創造了“一年試裝入列、一年形成戰鬥力、一年建功大洋”的驕人成績,開創了人民海軍史上多個第一。
福建艦完成首次航行試驗,遼甯艦、山東艦編隊首次開展雙航母編隊演練,076兩栖攻擊艦首艦四川艦下水……細數這些“閃耀時刻”,軍隊代表委員有一個共同感受:過去一年,人民海軍武器裝備加速升級,實戰能力不斷提升。日新月異的變化,凝聚着統帥的關切關懷,折射出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成就。
“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攻堅戰,是我們必須完成的光榮使命!”祁偉光的一席話,引發軍隊代表委員強烈共鳴。
“能夠與‘國之重器’并肩戰鬥,是每名飛行員的榮耀,鞭策着我和戰友苦練精飛,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頂得上、打得赢。”全國兩會現場,記者再次見到英姿飒爽的運-9、運-20兩型運輸機“雙料”機長陳金蘭代表,她分享了一段最新視頻——
2025年1月7日9時許,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當天14時許,西部戰區空軍1架運-20飛機搭載前進指揮所和救災物資,直飛災區。
“運-20出動,解放軍來了!”震區群衆直呼“心裡踏實了”。抗震救災、抗擊疫情、兵力投送、參加航展……運-20列裝以來,航迹遍布大江南北,更遠赴歐洲、非洲、大洋洲等執行任務,作為空軍戰略性、标志性、引領性裝備,續寫着中國空軍空中力量建設的新篇章。
“要緊貼任務需要,适應特殊環境,深入推進軍事鬥争準備。”習主席視察西部戰區空軍時的重要講話,時常回響在陳金蘭耳畔。過去一年,她多次帶領機組執行多樣化戰訓任務,不斷錘煉作戰能力。
“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是黨的意志、人民的期盼,是人民軍隊必須扛起的時代重任、必須交出的曆史答卷。”陳金蘭堅定表示,“時間緊迫、任務艱巨,我們要隻争朝夕建功崗位,跑好強軍接力的關鍵一棒!”
整理調研筆記、梳理拟提建議、細化訓練方案……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第81集團軍某旅“松骨峰特功連”第35任指導員彭陳代表,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2018年1月,習主席視察中部戰區陸軍某師,在反映該師抗美援朝戰争期間激戰松骨峰情況的展闆前感慨地說,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戰鬥作風很頑強。我軍曆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松骨峰戰鬥中,面對兵力20多倍于我的敵人,連隊官兵頑強戰鬥,成功阻擊敵軍南逃。戰後,連隊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攻守兼備’錦旗,榮立特等功。”彭陳介紹,作為全軍較早插上“數字化翅膀”的陸軍部隊之一,旅隊赓續傳承“逢敵亮劍、以氣勝鋼”的松骨峰精神,不斷鍛造陸戰新銳。
參加全國兩會前,彭陳特意到連史館拍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地圖,标注了近年來該旅官兵轉戰大江南北的實戰化練兵足迹。
換裝轉型以來,他們北至戈壁遠程拉動、西抵高原駐訓練兵、東臨渤海實戰演練、南赴沿海創新戰法,打赢能力不斷提升。
“戰友們委托我帶來這張照片,和大家分享交流。作為英雄傳人,我們一定把頑強戰鬥精神傳承下去,鍛造逢敵亮劍、敢打必勝的精兵勁旅。”彭陳說。
如今,各軍兵種部隊實戰化練兵足迹越走越遠,戰訓耦合格局加快形成,體系練兵模式不斷深化,科技練兵質效顯著提升,展現了人民軍隊日新月異的裝備發展水平、實戰化軍事訓練質效和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
“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進入攻堅期,練兵備戰緊迫感愈發強烈。”赴京報到前一天,來自武警部隊的西西瑪委員還鉚在訓練場,帶領官兵借助新型無人裝備,檢驗多項人裝結合戰法。
“去年,習主席給‘獵鷹突擊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隊員們‘努力鍛造世界一流反恐特戰勁旅,時刻準備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更加堅定了大家錘煉過硬本領、堅決履行使命的信念決心。”西西瑪向軍隊代表委員吐露心聲。
近年來,西西瑪所在部隊緊貼任務積極探索“模拟+實裝”“虛拟+實景”“仿真+實抗”等組訓方式,在建設智慧靶場、虛拟戰場的基礎上,引進沉浸式模拟訓練系統,推動官兵通過模拟訓練進一步深化專業訓練。
“要适應現代戰争形态和作戰方式變化,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作戰環境,有針對性加強新裝備、新技能、新戰法訓練,加強典型行動專攻精練。”火箭軍某旅二級軍士長侯長嶺代表,對習主席去年視察火箭軍某旅時的重要講話記憶猶新。
再次來到北京,侯長嶺帶來了部隊列裝新裝備後的訓練成果——
換裝當年,圓滿完成實彈發射任務;第2年,參加大項演訓任務,登上比武擂台,在多項考核中取得佳績;第3年,實戰背景下千裡轉進,一路披荊斬棘,托舉大國長劍精準命中目标。
“隻有平時紮實訓練,才能在關鍵時刻一擊制勝。”談及取得的成績,侯長嶺既自豪又自信。
幾年前,新裝備剛列裝時,他們也曾經曆能力轉型“陣痛期”——人員适崗率、對口率不高,訓練缺教材、缺人才、缺經驗,一度成為部隊戰鬥力建設瓶頸。他們精練打赢招法、提升作戰能力,很快讓新裝備形成戰鬥力。
“時間緊迫、使命催征,必須時刻保持枕戈待旦的狀态,緊繃打仗這根弦,堅決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侯長嶺說,“身處備戰打仗一線,這樣的緊迫感時刻鞭策激勵着每名官兵。”
暢談未來作戰,軍隊代表委員有了新的思考:“裝備不斷升級疊代,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什麼樣的戰略思維和戰法行動,才能打赢‘下一場戰争’?”
“瞄準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我們還要跨越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不斷推動部隊打赢能力邁上新台階!”侯長嶺話語铿锵。
全國兩會現場,來自信息支援部隊的代表委員,反複提及兩個“光榮時刻”——去年4月19日,習主席向信息支援部隊授予軍旗并緻訓詞;去年12月4日,習主席視察信息支援部隊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最新成果,讓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更加完善。”會議間隙,聊起打好攻堅戰話題,軍隊代表委員深有感觸: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三大戰役”壓茬推進,深入破解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如今,要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攻堅戰,更需要向深化改革要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第10年。新征程上,難啃的硬骨頭一點都不少,更需要我們堅定意志、勠力攻堅。”來自海軍工程大學的何琳委員表示,“打好攻堅戰,關鍵是通過深化改革破解深層次矛盾問題。”這些年,他帶領年輕科研人員緊盯練兵備戰需求集智攻關、勇攀高峰,突破多個重大技術難題。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各項能力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我們必須抓好重點任務,加快工作進度,保證工作質量,确保重大建設任務落地、關鍵能力指标實現。”前不久,何琳牽頭的某項目研究論證工作進入攻堅期。他帶領團隊成員梳理出數十項亟待解決的卡點堵點問題,逐個解決。“沒有經驗依據可循,沒有現成答案參考,但越是艱難,我們越要迎難而上。”何琳說。
“全力以赴打好攻堅戰,必須提高軍事治理水平。”分組讨論中,來自空軍某部的張潇代表說,所在戰區打造“聯合練兵域”,幾十個軍用機場面向所有軍種部隊開放,幾百處訓練場地實現信息共享、開放共用。
“這得益于各級更新管理理念,深入推進管理創新,推動軍事系統運行效能和國防資源使用效益大大提高。”暢談軍事治理理念帶來的新景觀,大家感受一緻、幹勁十足——
“隻要堅定不移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就一定能夠不斷開創強軍事業新局面”;
“一場艱苦的偉大行軍到了最吃勁的時候,需要我們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拼搏精神”;
“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近在咫尺,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
……
堅定的信念、沖鋒的姿态、永不停歇的腳步——這是中國軍人面對攻堅之戰立下的誓言。
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展望明天,軍隊代表委員豪情滿懷: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全軍官兵銜枚疾走、闖關奪隘,一定能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攻堅戰!(記者劉建偉宋子洵彭冰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