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受權發布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财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23年中央決算草案審查結果的報告

                    2024-10-07 01:45:34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作者:陳贻澤 編輯:潘曉明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财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23年中央決算草案審查結果的報告

                    ——2024年6月25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

                    全國人大财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許宏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财政經濟委員會第十八次全體會議聽取了财政部作的《關于2023年中央決算的報告》和審計署作的《關于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并結合審計工作報告,對2023年中央決算草案進行初步審查,提出了關于中央決算草案的初步審查意見。财政部對财政經濟委員會初步審查意見進行了研究反饋,初步審查意見和反饋的處理情況報告已印發會議。現将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2023年中央決算草案反映,一是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9567億元,為預算的99.4%,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7850億元,收入總量為107417億元;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1056億元,完成調整後預算的97.9%,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轉下年資金7961億元,支出總量為149017億元;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41600億元,與調整後的預算持平。二是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418億元,為預算的106.5%;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5744億元,完成預算的96.7%。三是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264億元,為預算的93.9%;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495億元,完成預算的85.5%;調入中央一般公共預算750億元。四是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338億元,為預算的66.6%;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390億元,完成預算的76.4%;年末滾存結餘40億元。2023年末,中央财政國債餘額300326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餘額158685億元、專項債務餘額248685億元,均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内。

                      2023年中央決算草案與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報告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相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加0.88億元、支出減少108.78億元,增收減支共計109.66億元,已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數均與執行數相同;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減少36.92億元、支出增加1.5億元。

                      财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23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務院及其财政等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有關決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積極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依法調整預算增發國債,大幅增加轉移支付規模,有力保障重點支出,着力強化财政管理,推動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審計署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審計法等規定,對2023年度中央财政管理、部門預算執行、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資金、國有資産管理等方面開展審計,對推動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在今年年底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财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23年中央決算情況總體較好,符合預算法規定。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國務院提出的2023年中央決算草案,有關部門和地方要高度重視審計查出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認真紮實做好整改工作。

                      财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23年中央決算和審計工作報告也反映出預算決算編制、預算執行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有:預算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支出決算相比預算變動較大;一些财稅政策落實不夠細化精準,有的中央基建投資前期準備不充分造成資金閑置浪費;有些轉移支付項目存在交叉重複,清理整合還不到位;一些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比較薄弱,績效評價結果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有待加強,有些專項債項目收益未達預期,違規舉借債務問題仍禁而不止;有的部門單位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不夠到位,違反财經紀律問題仍時有發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實施監督法、預算法、加強中央預算審查監督決定和全國人大預算決議要求,進一步做好财政預算和審計監督工作,财政經濟委員會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

                      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理順各類預算關系,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精準性。堅持預算法定,嚴格預算執行,嚴肅财經紀律。根據财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完善财政轉移支付體系,優化共同财政事權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管理。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推動更多财力向困難地區和基層傾斜,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嚴格落實好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切實清理規範節慶、論壇、展會活動。進一步完善政府綜合财務報告編制工作,盡快依法将中央政府綜合财務報告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抓緊謀劃推進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

                      二、紮實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

                      加強稅費優惠政策評估,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及時更新政策指引,确保各項稅費優惠落實到位。規範非稅收入征管,提升财政收入質量和可持續性。加大财政支持擴内需、促消費的力度,聚焦就業、養老、醫療等重點領域加強民生保障。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全過程管理,紮實做好論證決策、項目運維、資産管理等工作。加強中央預算内投資管理,科學安排支持項目,加快資金分配下達和使用。及早用好超長期特别國債,加強資金全過程監管。做好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評估,重視各類非經濟性政策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确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三、持續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效能

                      加強對部門和單位整體支出、重要支出政策、中央基建投資項目等的績效評價。健全财政支出标準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标準、部門預算項目支出标準建設,強化績效指标設置與财政支出标準的銜接匹配。加強對績效目标的執行監控和綜合分析,及時發現并糾正運行中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績效評價質量,強化績效評價結果與完善政策、安排預算、改進管理的有效銜接。加大績效目标、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力度。

                      四、不斷強化政府債務管理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合理确定政府債務規模,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分配要向項目準備充分、投資效率較高、債務風險較低的地區傾斜。建立健全專項債券“借用管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切實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指導地方動态監測專項債券項目融資收益平衡變化情況,對收益不達預期的及時制定應對預案。進一步抓好一攬子化債方案落實,确保債務高風險省份和市縣既真正壓降債務、又能穩定發展。

                      五、更好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對重大戰略落實、重大政策實施、重大投資項目推進等的審計監督。加強審計監督、财會監督等的貫通協同,形成監督合力。一體推進做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夯實被審計單位整改主體責任,嚴肅查處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加強對反複出現、經常發生問題的原因分析,舉一反三,提出改進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議,健全審計整改長效機制。深化審計成果運用,進一步加大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公開力度。

                      以上報告,請審議。 EUQOYFAGJGQAD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