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這部劇真是讓人摸不着頭腦,周阿紫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點子,就這麼寫了個劇本,也不知道最後會變成啥樣,反正就是寫呗,觀衆看着也是一頭霧水,但就是忍不住想往下看。
複仇啊權謀啊,這劇裡肯定少不了這些東西,不然觀衆哪來的勁頭看下去,編劇也是夠狠的,把這些元素往裡面一塞,觀衆就跟着劇情走,根本停不下來。這種複仇的戲碼總是讓人欲罷不能,可能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不甘心吧,看着别人替自己出氣,心裡也跟着痛快。但是複仇真的能解決問題嗎,還是說隻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複仇的人心裡到底藏着什麼,是單純的恨意嗎,還是說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在裡面,這個問題恐怕連複仇者自己都說不清楚。複仇的過程中,人性會不會也跟着扭曲,這又是另一個值得探讨的問題。有時候想想,複仇真的值得嗎,付出那麼多,最後得到的又是什麼呢。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不複仇,那些被欺負的人又該怎麼辦呢,這個世界上總要有人站出來說不,即使代價很大。複仇的故事總是能引起共鳴,可能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一點不平衡吧,看着别人替自己出氣,心裡也跟着舒坦。
窦骁演的這個元少城,出身不好,為了翻身,變成了自己最讨厭的樣子,這人物設定挺有意思的,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從賤民區爬上來的人,心裡肯定有說不完的苦,那種被人看不起的滋味,估計一輩子都忘不了。為了改變命運,不得不成為自己最讨厭的那種人,這種矛盾感肯定讓角色更有層次。窦骁演的這個角色,狠起來不是蓋的,深不可測四個字用在他身上剛剛好,讓人看着就覺得背後發涼。這種角色最難演,因為要把内心的掙紮和外表的冷酷都表現出來,不是一般演員能駕馭的。窦骁能接這個角色,也是挺有勇氣的,畢竟這種角色很容易被觀衆讨厭。但是如果演好了,肯定能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元少城這個角色,估計會讓很多人又愛又恨,一方面理解他的處境,一方面又讨厭他的所作所為。這種複雜的角色最能考驗演員的演技,看窦骁怎麼诠釋這個角色吧。
劉詩詩和窦骁在劇裡你死我活,互相算計,看着就過瘾,這種雙強CP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兩個人在劇裡估計是愛恨交織,戲裡戲外都挺有看頭的。這種互相算計的感情戲最難演,因為要把愛恨糾纏的複雜情感都表現出來,不是一般演員能駕馭的。劉詩詩和窦骁能搭檔演這種戲,也是挺有勇氣的,畢竟這種角色很容易被觀衆罵。但是如果演好了,肯定能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這對CP估計會讓很多人又愛又恨,一方面希望他們能在一起,一方面又覺得他們在一起太危險。這種複雜的感情戲最能考驗演員的演技,看劉詩詩和窦骁怎麼诠釋這對CP吧。兩個人在劇裡的互動肯定很精彩,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充滿了戲,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
階級這個東西吧,有時候真讓人無奈,想往上爬太難了,特别是像元少城這種出身不好的人,更是難上加難。社會的固化程度越來越高,底層人想要改變命運,簡直比登天還難。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不努力,那些被壓在底層的人又該怎麼辦呢,這個世界上總要有人站出來說不,即使代價很大。階級固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的流動性越來越差,這對整個社會來說都不是好事。但是要改變這種狀況,又談何容易,畢竟利益集團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特權。元少城這種人物,可能代表了很多底層人的心聲,他們渴望改變,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社會的不公平讓人感到無力,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放棄,那這個社會還有希望嗎。
權力真是個可怕的東西,拿到手裡的人沒幾個能把持得住,就像元少城,為了得到權力,連自己都不認識了。權力對人性的腐蝕作用真的很大,很多人一旦掌握了權力,就會變得面目全非。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沒有權力,那些想要改變現狀的人又該怎麼辦呢,這個世界上總要有人站出來說不,即使代價很大。權力的誘惑太大了,很多人為了得到權力,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但是權力真的那麼重要嗎,值得我們付出那麼多嗎,這個問題值得每個人思考。有時候想想,權力帶來的快感真的能彌補失去的東西嗎,比如良知,比如親情。但是如果完全不追求權力,那我們又該如何改變這個世界呢,這又是一個難題。
命運這玩意兒,說不準是上天安排的,還是自己選的路,就像元少城,他的命運是被安排的,還是自己選擇的呢。有時候覺得命運真是捉弄人,明明努力了那麼多,結果還是回到原點。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不努力,那些想要改變命運的人又該怎麼辦呢,這個世界上總要有人站出來說不,即使代價很大。命運和自我選擇之間的關系真的很複雜,有時候我們以為是自己在做選擇,其實可能早就被命運安排好了。但是如果完全相信命運,那我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有時候想想,我們到底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還是說我們隻是命運長河中的一片落葉,随波逐流。
原創劇本真不容易啊,編劇得有多少腦細胞啊,像《掌心》這種沒有小說打底的劇,全靠編劇腦補,這種不确定感反而讓人期待。沒有原著的限制,編劇可以天馬行空地發揮,但同時也面臨着更大的挑戰。創作一個完全原創的故事,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人物設定、情節發展、主題表達,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但是話說回來,原創劇本也有它的優勢,不會被原著黨挑刺,可以更自由地發揮創意。編劇在創作過程中肯定經曆了無數次的修改和調整,每一個細節都要反複推敲。有時候想想,編劇這個工作真的很辛苦,要把自己的想象力發揮到極緻,還要考慮觀衆的接受度。但是如果能創作出一部優秀的原創劇本,那種成就感肯定是無與倫比的。
懸疑劇就是這點好,看得人心癢癢的,忍不住想往下看,《掌心》這部劇估計也少不了這些元素。懸疑元素對觀衆心理的影響真的很大,總是能勾起人的好奇心,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但是話說回來,過多的懸疑元素會不會影響劇情的連貫性呢,這也是編劇需要考慮的問題。懸疑劇最難的地方在于如何保持懸念,又不讓觀衆覺得太牽強。有時候想想,我們為什麼會被懸疑元素吸引,是因為人性中的好奇心作祟嗎,還是說我們潛意識裡渴望解開謎題的成就感。但是如果懸疑元素處理不好,很容易讓觀衆失望,甚至對整部劇産生負面印象。懸疑劇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讓觀衆保持高度的參與感,仿佛自己也成為了劇中的一員,跟着劇情一起推理。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馮彥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