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01 12:34:44 來源:網絡
近期,冒充公檢法類詐騙出現新方式,騙子改變策略,先使用話術誘騙受害人購買黃金,再伺機安排同夥上門提取,直接省去了“洗錢”環節。近日,北京海澱警方攔截了一起該類電信網絡詐騙,成功為群衆避免了300餘萬元的損失。
2024年9月20日17時許,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清河派出所接轄區某黃金首飾店報警稱,有兩位老年人前來購買了6.6千克的黃金,店員根據分局反詐中心張貼的反詐騙防範提示,意識到兩位老人可能遭受了電信網絡詐騙。于是,便一邊耐心勸解,一邊立即報警求助。
接此情況後,分局反詐中心民警和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赴現場核實相關情況。經現場詢問,初步确認兩位老人遭受了新型冒充公檢法詐騙,遂立即勸阻老人繼續購買黃金。
通過與老人的進一步溝通,民警了解到,老兩口接到自稱是某單位“民警”的電話,稱老人名下一個手機号碼涉嫌發送1萬多條非法集資廣告,在老人表示自己沒有辦過這個号碼後,對方稱可能是身份信息被别人冒用了,便在電話中幫老人進行查詢。随即告訴老人,其名下還有一張存折,涉嫌洗錢犯罪。為洗清“嫌疑”,老人按照對方要求,通過即時通信軟件與對方進行視頻聊天。
随後,老人根據對方的指令,在電腦上下載并安裝遠程操控軟件。對方将老人名下銀行賬戶中的定期存款改為活期,并通過轉賬方式彙集到老人名下的1張銀行卡裡。随後幾天内,對方要求老人每天都通過視頻向其報告行蹤,證明自己沒有逃跑。為證明自己的清白,老人便一一照做。
直到9月20日,對方突然要求老人使用卡内資金前往金店購買黃金,并稱會安排“專人”上門取金,進行資金審查,核查清楚後,便會将黃金全部退還給老人。
對此,老人深信不疑,便和妻子前往金店購買了6.6千克,價值300餘萬元人民币的金條。所幸,金店櫃員及時發現可疑情況,民警立即到達現場進行勸阻,向老兩口講解此類電信網絡詐騙的“套路”。此時,夫婦二人方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險些被假警察詐騙。随即,民警幫助老兩口對銀行卡進行了挂失,并聯系其親屬加強監護。民警的及時攔截勸阻,使得老兩口名下的300餘萬元沒有受到損失。
上述案例中,老人遭遇了升級版的冒充公檢法詐騙。在前期,騙子仍然通過威脅恐吓,幫助事主洗脫嫌疑進行心理控制,但在後期實施詐騙的環節有了新的變化。騙子通過引導事主使用遠程共享桌面,直接操作事主網上銀行,将名下銀行賬戶内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将資金彙集到1張銀行卡上,并要求事主購買金條,再伺機安排線下的同夥上門領取,完成騙局。
在此,北京海澱警方提示廣大群衆,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或網絡辦案,不會要求被害人操作銀行賬戶進行“定轉活”提前支取、轉賬彙款等操作,更不會要求購買貴金屬等物品。如接到自稱公檢法人員稱涉嫌違法犯罪,要及時與屬地公安機關聯系溝通,避免上當受騙及财産損失。
(總台央視記者 趙學榮)
FDSFDFSWQEWQEQHE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