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趙霞:京族獨弦琴藝術如何走出國門?
廣西東興8月9日電 題:京族獨弦琴藝術如何走出國門?
——專訪國家級非遺項目京族獨弦琴藝術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趙霞
作者 馮抒敏 俞靖 翟李強

京族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市江平鎮氵(shuǐ)萬尾、山心、巫頭三個海島上。獨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族樂器,因“一弦能彈百種音”而聞名。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京族獨弦琴藝術曾走進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并在海外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在全球多國陸續成立了獨弦琴傳播中心。
京族獨弦琴藝術有何起源與文化記憶?它如何擺脫瀕臨失傳的困境,成為促進民族認同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和載體?“東西問”近日就此專訪京族獨弦琴藝術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東興京族博物館館長趙霞。
現将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獨弦琴藝術是京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它有何起源與發展曆程?
趙霞:獨弦琴,京語稱“旦匏(páo)”,又名一弦琴、獨弦匏琴。在中國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樂器,挑起竹皮為弦(俗稱篾弦),用以敲擊或彈撥,并由此使弦鳴樂器得到不斷發展。《新唐書》記載:“獨弦匏琴,以斑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huǐ)首(古書記載的一種毒蛇),張弦無轸,以弦系頂。”
獨弦匏琴曾是中國古代宮廷中流傳的樂器之一。到唐代,獨弦琴因其一弦、無品、多音,落入了難學、易忘、聲音小、不中聽之境地,緻使師者越來越稀、學者越來越少,慢慢被宮廷樂隊所罷棄,自此流落民間,因其音量細小,也逐漸被排除出文壇戲班之外,最終來到了萬裡之外的南方濱海蠻荒之地。找到獨弦琴作為氏族藝術傳承的,正是現在京族的先祖。
獨弦琴傳統的傳承方式為口耳相傳,無統一樂譜,其自身局限性使得這一樂器披上神秘色彩并曾一度瀕臨失傳。20世紀50年代,第一個登上廣東省中山紀念堂的京族民間樂手蘇善輝,用獨弦琴演奏古曲《高山流水》,引發關注。此後,随着越來越多民間藝人投入到獨弦琴的改良和傳播中,這一獨具民族風格和濃郁南國色彩的樂器逐漸被世人所知。2007年,獨弦琴被列入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記者:京族獨弦琴藝術采取了哪些措施開展保護傳承?如何進一步開展傳承傳播工作?
趙霞:近年來,京族獨弦琴藝術的保護傳承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從2007年至今,先後完成京族獨弦琴藝術資源普查,建成東興京族博物館暨東興京族生态博物館,京族獨弦琴藝術被納入博物館展示和保護傳承範疇,同時面向東興市中小學建立京族獨弦琴藝術培訓基地,實行公益培訓教學。現在,東興市多所小學和多個鄉鎮建立起京族獨弦琴藝術傳習基地和培訓基地,推動京族獨弦琴藝術在校園傳承傳播,推動京族獨弦琴藝術傳承進街道、進農村。
2023年,京族獨弦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體系初步建立,共有代表性傳承人40餘名,東興市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資金,用于京族獨弦琴藝術資料整理保存、保護工作等,以及扶持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每年定期舉辦京族獨弦琴藝術公益培訓,學員年均總數在300人左右。此外,還通過獨弦琴音樂會、獨弦琴比賽等活動,推動京族獨弦琴藝術弘揚展示和傳承傳播。經過多年努力,京族獨弦琴藝術已擺脫瀕臨消失的困境。

記者:經過漫長的發展,京族獨弦琴藝術形成了哪些鮮明特點和風格?
趙霞:獨弦琴形制古老、結構比較簡單,是由琴體(共鳴箱)、弦軸、搖杆、琴弦等構件組成,因制作材質不同,分為竹制和木制兩種。
演奏中常用的獨弦琴,有民間竹制獨弦琴和木制獨弦琴及多種改良獨弦琴。現在的電擴音獨弦琴,就是在共鳴箱内裝置拾音器和揚聲器,音量顯著增大,音色更加柔美動聽,更适于獨奏。獨弦琴是泛音演奏樂器,可以在僅有的一根琴弦上,同時奏出泛音和基音兩個音,宜于表現悠長抒情的旋律,有着獨特的藝術魅力。
記者:京族獨弦琴藝術如何走出國門,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梁?
趙霞:獨弦琴的改良創新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了載體。在一代代獨弦琴藝人的堅持探索研究和改良創新下,分别研制出“京族多功能獨弦匏琴”“龍首獨弦琴”“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獨弦琴”三種形制獨弦琴,在改良音質、擴大音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改進,促使獨弦琴藝術登上中外舞台。
2002年新春之夜,中央民族歌舞團獨弦琴獨奏演員、女子十二樂坊成員雷滢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了獨弦琴曲《心弦》,獲得國際音樂界好評;2004年,女子十二樂坊在“東南亞巡回演奏會”上使中國獨弦琴再次與東南亞民衆見面;2009年,傳承人蘇海珍在韓國參加國際德爾菲藝術比賽,表演獨弦琴獨奏《祖國與琴瑟》,展現了京族獨弦琴的魅力。一些愛好者也對獨弦琴的傳播起到推動作用,例如旅美華人周子櫻分别在美國和新加坡成立了指導中心,擴大了獨弦琴在海外的影響。

獨弦琴傳播模式的變化也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傳統的獨弦琴音樂主要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這直接影響了獨弦琴藝術的傳播速度和廣度。現代通信技術打破了獨弦琴音樂傳播的空間和時間距離,使得這一具有獨特韻味的民族器樂在海内外擁有更多受衆。
官方的支持和引導也有力助推獨弦琴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為獨弦琴藝術的對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廣西地處中國南疆、毗鄰東南亞,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中國不斷推進與各共建國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這是獨弦琴藝術走向世界新的窗口與契機。(完)
受訪者簡介:

趙霞,國家級非遺項目京族獨弦琴藝術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東興京族博物館館長,20多年來專注于傳承和傳授京族獨弦琴技藝,緻力于民族文化傳承,積極參加各類京族獨弦琴藝術相關的展覽展示、表演比賽、研讨、講座、公益課等活動,成立了獨弦琴傳承基地,培養了超過1000名學員。
AYIOEQ8QEEE
中文字幕午夜福利
91在线国偷自产国产永久


二,七七色影院,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一区
三,亚洲1卡二卡三卡四2023老狼 ,国产精品导航一区二区
四,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硬大,2023国产精品久久精品久久了
五,日产VS国产VS韩产,好色先生丅∨
六,最近2019年手机中文字幕,久久热在线
七,Lanarohades后开门
【聯系我們】
客服熱線:139-2551-646
2023最新黄色资源在线浏览
国自在产2021
朋友把我玩成小喷泉了
激情乱伦文学视频社区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国产区
AV无码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