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29 21:09:28 來源:網絡
重慶6月22日電 (梁欽卿)重慶市核學會成立大會暨鳳麟(巴渝)高端論壇—2024年核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讨會22日在重慶舉行,十餘位兩院院士出席此次活動。會上,重慶市核學會正式揭牌成立。
核科學與技術在能源、健康、工農業、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世界上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核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核技術應用産業發展報告(2023)》稱,預計到2025年,中國核技術應用産值可達萬億市場規模。
重慶市核學會緻力于構建一個集學術交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産業發展、人才培養、科普宣傳于一體的綜合性平台,挂靠鳳麟核中子科學(重慶)研究院。未來,學會将利用跨地域、集團化發展優勢,不斷深化東西部核科技創新合作,促進重慶市科學、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核能院院士、重慶市核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吳宜燦表示,重慶市核學會雖然成立較晚,但也提供了後發優勢。重慶可以充分借鑒我國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并結合重慶市的實際情況,以前沿視野、開放心态、創新行動,走出一條具有重慶特色的核科技發展道路。
“目前,重慶涉及核科學技術研究及應用單位超過2400家,相關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吳宜燦介紹,重慶市核學會将聯合全市核相關單位,通過學術交流、技術培訓、項目合作等多樣化的形式,為全市核科技工作者搭建開放包容、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促進學術進步和學術創新。同時,推動核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鼓勵和支持會員單位及個人開展研究,緊密對接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速核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與産業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潘複生表示,随着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核科技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重慶市核學會的成立,将為重慶加快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注入新動能,期待學會組織會員在反映學術文化、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完)
FDSFDFSWQEWQEQH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