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保羅·瓦伊·波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開班!日前,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數字技術領域)圍繞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戰略人才需求,聯合高水平醫藥行業資源,面向全國重點醫藥工業企業,舉辦首期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卓越戰略人才班。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就《數智技術賦能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授“開班第一課”。來自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等的20餘位專家講師授課,共120位來自恒瑞醫藥、浙江華海等70餘家企業的負責人、首席數字官及科研機構的學員參加培訓。
為何要圍繞醫藥領域開班?
開班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司長指出,建設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依托基地加快培養一批兼通醫藥技術與數字技術的高水平工程師,将為我國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主辦方供圖。
為增強對相關人才培養工作的戰略研究和專業指導,充分發揮行業領軍專家在産業研究、培養方案設計和産業整合等方面的“智囊團”“資源庫”作用,實踐基地還成立了“醫藥工業數智卓越工程師培養專家指導組”(以下簡稱“指導組”)。
據了解,指導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任特聘顧問,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程翼宇任主任,集結了來自中國藥科大學、浙江大學等頂尖高校,綠葉、科倫、華潤三九等行業領軍企業,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及相關主管部門的25名資深專家。開班活動上還舉辦了指導組成立儀式并為專家代表頒發了聘書。
來了能學到啥?
記者了解到,圍繞當前我國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重點議題,本次培訓設置了數智化戰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協同監管四大專題,共計16場課程和多場主題沙龍、企業參訪及技術交流活動,涵蓋了DeepSeek賦能醫藥工業發展、藥品連續制造、醫藥數字工廠、藥品智慧監管等熱點議題。
“人工智能”相關授課反響熱烈。在“人工智能專場”,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孫淩雲、清華大學智能産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聶再清等權威專家,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AI+藥物研發前沿技術;晶泰科技、複星醫藥、杭州劑泰、亞馬遜等企業分享了相關創新探索。
“智能制造”相關課程則突出行業實踐。浙江大學藥學院副院長王毅宏觀講授醫藥産業智能制造技術發展及工業實踐,華潤三九、國藥工程、香港奧星集團、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等企業負責人分享了各自發展經驗。
主辦方供圖。
“在為期三天的學習中,能夠聽到一起參加培訓的行業精英分享自身經驗和新興技術,讓我收獲頗豐。”學員代表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鐘元龍認為,技術變革改變的不是目标,而是實現目标的路徑和實現目标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其間,學員們還圍繞“新藥智造主題”“工業人工智能主題”“未來工廠主題”“自動化主題”,分組調研參觀了浙江大學藥學院、浙江中控技術、杭州老闆電器、杭州西奧電梯以及杭州和利時等企業,通過理論授課、案例分享、主題研讨、實地調研、技術實操,提升數智化轉型的戰略認知、趨勢洞察和技術水平,增強數智化轉型決心與能力。
目前,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數字技術領域)已建立醫藥工業數智卓越工程師培訓課程體系,形成包括長期能力班、短期主題班等在内的多元培訓體系,持續開發入企培訓等服務模式。
下一步,實踐基地還将結合數字卓越工程師能力評價标準,啟動首個長期培養項目——醫藥工業菁英級數智卓越工程師培養“種子計劃”,并将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應用”等行業關注和人才緊缺領域開設專題培訓,為醫藥工業數智化發展夯實戰略人才力量。
" />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保羅·瓦伊·波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