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30 16:45:13 來源:網絡
晉中9月28日電 (記者 胡健)“作為年輕的創作者,除了要有一種‘非講不可’的表達狀态外,也要退一步去堅持自己的作品,代入觀衆的角度去看待電影。”香港資深導演關錦鵬28日在第八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寄語香港電影人。
“人在香港——關錦鵬大師班”28日在第八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舉行,香港導演關錦鵬與英國著名作家、影評人湯尼·雷恩展開對談。關錦鵬回顧了其從演員走向導演的電影之路,并分享拍攝《胭脂扣》《阮玲玉》時的幕後故事。
“中學時參加學校的劇團,那時覺得自己挺喜歡表演。所以後來讀大學時,也同時報名了無線表演訓練班。但我覺得自己非常不上鏡,就開始去做幕後的場記、助理等,在那期間學到了很多東西。終于在1985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女人心》,那年我28歲。”關錦鵬回憶道。
近年來,有關香港電影人才青黃不接、鮮有電影佳作等話題不斷被影迷讨論,相比30多年前經典佳作疊出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如今的香港電影面臨諸多問題。
在關錦鵬看來,香港電影大不如前的原因有兩點。
“當我和一些香港學生談論電影時,問他們有看過哪些過去的歐洲經典電影,沒幾個人舉手。現在很多選修編劇或導演的學生都不怎麼看電影,包括很多觀衆也不願意花一兩個小時進電影院,他們更願意在網上觀看。”關錦鵬首先提到人才斷檔的問題。
關錦鵬進一步表示,“在某種程度上,目前香港已經沒有電影黃金時代(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投資資源,很難再回到那個狀态。現在的香港電影沒有往過去的商業類型片的路走,年輕創作者在自我表達的同時,也要去退一步,代入觀衆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電影。”
1957年出生于中國香港的關錦鵬是華語電影界知名導演。1988年,關錦鵬憑借電影《胭脂扣》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1年,憑借傳記片《阮玲玉》獲得第28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完)
FDSFDFSWQEWQEQHE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