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卡皮巴拉!”商場裡,鋼化玻璃結構包裹着的小店,小朋友圍着一隻趴在地墊上的水豚(capybara音譯“卡皮巴拉”),品頭論足。
近來,外來野生動物陸續進駐大型商場的所謂“萌寵館”,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的動物,現在被困在商場封閉的環境中,供消費者逗弄、投喂,生存環境堪憂。而且,
記者走訪的一家“萌寵館”在商場親子區域,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兒童。小店面積不大,目測約200平方米左右。全店以鋼化玻璃結構為主,店鋪的牆壁同時也是展示櫃。蜥蜴、蛇等爬行類動物,貓、犬等家養寵物,都在強烈燈光下,昏昏欲睡。
全店的賣點,無疑是水豚“卡皮巴拉”,巨大的水豚毛絨玩具,堆積在店門口,甚至連店面的logo都是一隻水豚。店面廣告,推薦名單第一名也是水豚。店員告訴記者,撸寵單人票80元/小時,親子票兩人150元/小時。面對歡脫的消費者,店裡唯一的水豚,體長約1米,就安靜地趴在墊子上,基本上一動不動。
這隻水豚在商場裡的新家沒有水,飼養環境顯然達不到标準。在北京其他的“萌寵館”,還有來自南美的羊駝、非洲的狐獴、北美的浣熊。它們對飼養環境,都有一定要求,完全室内、缺乏通風、沒有陽光的“萌寵館”很難達标。
在另一家商場的“萌寵館”,一隻高大的、尾巴染色的白色羊駝孤零零地站在大約四平方米大小的護欄内。周圍的小朋友,從它身邊經過,有時候會看看它,有時候伸手想摸摸它。羊駝會下意識地躲避,站累了,就跪倒在地。原産南美安第斯山脈地區的羊駝,需要幹燥、涼爽、通風的環境。
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有很多網友控訴“萌寵館”内的動物,健康和精神狀态不佳。
一家“萌寵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商場熄燈後,動物就封閉在店内,“跑不了”。實際上在2019年,南京就發生過室内動物園飼養的樹懶逃脫的事件。這隻樹懶從室内動物園逃脫後,就消失在了商場的通風管道裡。
“我非常氣憤。”北京麋鹿生态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宋苑在看到相關材料後表示,這種“萌寵館”不符合動物福利,也無助于動物保護,涉嫌虐待動物。
水豚,成為萌寵界的新寵,除了長相呆萌,脾氣穩定,近年來的爆火,還與一首歌詞隻有“capybara”的洗腦神曲有關。現在,除了有“萌寵館”以水豚為賣點,還有私人飼養水豚作為寵物。記者搜索了一下,現在全北京能“撸”卡皮巴拉的各類場所,約有幾十家。能“撸”羊駝等其他動物的“萌寵館”,數量更多。
有需求就有供應,在社交媒體上,有供貨商販直接打出廣告。“你還在為‘萌寵館’找不到源頭廠家發愁嗎?我們是山東大型養殖基地……”從廣告視頻可以看出,有些基地規模非常大,不但有水豚,還有羊駝等等。有商販表示,一隻水豚目前的報價是5萬到7萬元,具體跟公母、大小都有關。
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咨詢一家山東養殖場的供貨商販,他告訴記者,
“對飼養環境有什麼要求嗎?”“沒什麼要求,養在室内也沒什麼事。”
他表示,一個500平方米的中型館,動物的一次性投資是35萬元左右。“之後就沒什麼投入了,無非是吃一點草料,沒多少錢。”
記者又問有沒有防疫風險,他回答:“有檢疫手續,都是做好的。小崽子出生的時候做,做完之後就不用再做了。”但資料顯示,很多動物疫苗需要定期注射,并不是一次注射終生有效。
雖然對動物飼養環境完全沒有要求,但他也說動物會不可避免地死亡。
依據《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等法律法規,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允許随意處置動物屍體,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宋苑對“萌寵館”的防疫隐患有擔憂,“這些動物身上存不存在人畜共患疾病,有沒有經過防疫安全檢驗?”
“人畜共患疾病,主要通過呼吸、動物糞便等方式傳播,這就很考驗場所的通風和糞便清理。還有動物皮毛可能有寄生蟲,也考驗對動物的護理。”李理以鳥類舉例,鳥類換羽期間,會有羽毛飄落。不換羽的時候,有些鳥類,喜歡沙浴,也會有微小羽毛飄落。這些都可能對人的呼吸造成影響。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嘗試向多家“萌寵館”詢問防疫方面的工作,每家都保證沒有問題。
知情人小劉向記者透露,動物相關工作,目前主要由農業農村部門下屬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林草部門下屬的野生動物保護機構負責。北京市,隻有犬隻比較特殊,還涉及公安部門,是因為狂犬病的危害較大。他說:“一般商場會查驗‘萌寵館’的疫苗本。商家自己為避免動物死亡,通常也會注射疫苗。”如果想消除動物攜帶病毒的危險,需要商家注意消毒工作。
記者以咨詢某“萌寵館”防疫工作為由,找到動物防疫和保護部門。
有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街鄉是動物防疫的具體負責人,我們目前沒接到街鄉上報這家商場的數據。”他進一步介紹,北京市農業農村部門對高緻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獸疫、布魯氏菌病、棘球蚴病5種動物疫病實施強制免疫。他舉例,
據記者了解,水豚能夠流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屬外來物種,既不屬于中國傳統養殖業飼養動物,也不屬于中國受保護野生動物。所以無論是管理前者的農業農村部門,還是管理後者的林草部門,管理起水豚,都有點捉襟見肘。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羊駝、狐獴、浣熊等外來動物身上。
不過,當記者将問題反映到上述部門時,他們的反饋還是很及時的。
有部門工作人員到“萌寵館”查驗後告訴記者,館内展示的動物不涉及中國受保護野生動物,“其展示的雞、鴨、貓的檢疫手續、消毒記錄齊全,并向農業農村部門報備”。他表示,也會督促店内進行消毒工作。
另有部門到另一家“萌寵館”查驗後回複,水豚是從山東正規養殖場購買引進的,相關檢疫手續齊全,具備合法溯源信息。館内蛇等動物不屬于受保護野生動物。(記者孫毅)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徐遠茜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