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兒童電話手表
幾乎成了孩子們目前的“出行标配”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手表
竟成了詐騙團夥的新目标
前不久
北侖大碶派出所接到報警
市民王女士稱兒子用電話手表
稀裡糊塗被騙走了3萬多元
原來,12歲的小李在上網時
突然彈出一個“買藥返現”彈窗
小李出于好奇點了進去
沒想到踏入了騙子設下的陷阱
“隻要幫忙刷單,就有返現”
APP“客服”向小李發來信息
小李一聽能“賺錢”
立刻用電話手表和對方互加了微信
刷了幾筆小額訂單
确實收到了一些所謂的“返利”
嘗到甜頭的小李便越陷越深
當完成了一筆1400元的轉賬後
“客服”卻稱支付創建失敗
需要重新補交費用
此時深陷騙局的小李
先後轉賬3000元和8600元
由于小李綁定使用的
是母親的支付軟件
幾筆轉賬讓王女士發現了端倪
于是立刻詢問小李情況
可小李卻堅持自己沒有被騙
王女士果斷選擇了報警
民警立即前往現場
了解情況後立即聯系支付寶客服
好在報警及時
最後一筆21000元的轉賬被成功止付
為王女士一家挽回了損失
“天上不會掉餡餅
前兩次的返利就是為了引誘你
一旦繼續轉賬,對方馬上‘失聯’
你投入的錢就是石沉大海”
經過民警耐心分析詐騙套路
小李這才如夢初醒
意識到自己真的被騙了
警方提醒
家長要了解電話手表的使用
教育孩子正确使用并定期檢查
要設置每天最高消費限額
開啟相關功能
确保手表端消費在家長手機端有提醒
根據孩子的日常活動安排
制定禁用時間
建議關閉微信、支付寶等平台
“免密支付”功能
手機的支付密碼不要告訴孩子
騙子盯上電話手表! 12歲男孩被騙3萬餘元!
2025-03-14 00:45:50
鹹甯新聞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交彙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并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内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内容。
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
揚子晚報
鄉村幹部報
南京晨報
江蘇經濟報
江蘇法治報
江南時報
新蘇商
揚子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