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 2023 年度報告發布 |
2024-10-07 21:49:14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編輯:潘曉明 |
6月15日,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發起的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2023年度報告,在四川美術學院“影像層累”首屆未來影像與數字人文學術論壇暨2023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發布會活動現場對外正式發布。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以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實踐的第一線觀察和資料收集為基礎,開展現象分析與整理,進行文獻及作品的展示與交流。年鑒力求通過穩定而有效的工作機制,逐步發展成為中國當代影像藝術最全面而詳細的文獻庫,最終以線上及線下的文獻庫、出版物、展覽及衍生活動等各種形式及時反映中國影像藝術的最新實踐和成果。 本次論壇由四川美術學院主辦,四川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院與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以及相關單位共同承辦。活動現場,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與四川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院發布簽署館校合作協議,正式建立起“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西南地區工作站點。 簽約現場 《2023年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總體發布及現場學術觀察報告》由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顧問、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铮擔任評議人,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館長曾玉蘭主持。論壇上,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執行總監施瀚濤作主題為《地方與講述——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2023)》的報告。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在2023年度共采集到了1778件作品,年度學術活動2118餘場,學術文章百餘篇,涉及828位藝術家,在此基礎上,年鑒工作組将會以“地方與講述”為主題,摘取其中260件作品作為年度觀察的對象,最終将會在年度出版物中呈現出100件與主題相關的作品,其中的部分作品也将進入年鑒相關的展覽、工作坊和研讨活動中。施瀚濤介紹,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将會在每屆提出1-2個主題作為當年影像藝術的研究和觀察的切入口,并期待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為未來的影像藝術研究者提供今天的藝術實踐的生動現場以及深入研究。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西南工作站”的負責人,中國藝術創作數字影像中心學術專員劉媛分享了《邊界與重合——關于2023年當代影像藝術西南及華中地區的描述》。作為2023年中國當代影像藝術西南地區工作站調查者,她以西南地區的影像藝術生态為出發點,重點關注由西南地區高校、藝術機構開展的關于 2023年影像藝術的關鍵事件、重要活動、學術課題研究論文以及藝術家群體、個案的追蹤,梳理并描述出西南地區影像藝術創作的狀态。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工作委員、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副教授朱炯分享了她對當代影像創作中關鍵詞“曆史”的觀察與分析。針對影像年鑒中收集到的作品之中呈現的語言,朱炯強調攝影不可喪失的本體是“記錄當下”,亦是為未來書寫今天的曆史。 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工作委員、上海市美術館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副館長顧佳君指出,上海是中國當代藝術生态中最為豐富和活躍的城市,美術館、畫廊、博覽會等不同類型的機構,在其運營和藝術項目實踐的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涉及影像藝術作品。 EUQOYFAGJGQADA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