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廣西貴港:工廠化育秧助力水稻生産跑出“加速度”

                    2024-09-30 23:49:41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作者:陳贻澤 編輯:潘曉明

                      貴港7月20日電(岑記華 蒙钊鈞 陳星星 甘嘉馨)連日來,廣西貴港市各地水稻種植戶利用晴好天氣,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晚稻播種育秧備耕作業,為秋糧豐收打下基礎。

                    在貴港港北區一家育秧中心,綠油油的秧苗整齊鋪放,長勢喜人。岑記華 攝

                      走進位于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新圩村的廣西貴港市慶豐河灣農機專業合作社育秧中心,隻見一盤盤綠油油的秧苗整齊鋪放,長勢喜人,正“吐”出新綠。基地裡全自動噴灑裝備不停運轉,細密的水珠從噴頭均勻地揮灑出來,秧苗青翠欲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基地裡全自動噴灑裝備不停運轉,細密的水珠從噴頭均勻地揮灑出來。 蒙钊鈞 攝

                      “我們晚稻今年7月13日就開始育苗,15天左右就可以下田插秧了,這一批秧苗是提供本地的,滿足2000畝稻田種植需求。”該育秧中心管理員韋克添說。

                      在位于慶豐鎮覃山村的港北區時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育秧中心,農戶們正忙着進行晚稻機械化育秧。随着機器高速運轉,擺盤、撒土、撒種、澆水、蓋土、疊盤,經過育秧機流水線作業,一個個秧盤快速制作完成。

                    在貴港港北區一家育秧中心,綠油油的秧苗整齊鋪放,長勢喜人。岑記華 攝

                      據港北區時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育秧中心技術管理員季業聰介紹,該育秧中心從7月1日開始育秧,培育的主要是邦兩優郁香水稻品種,目前接到訂單1萬餘畝,已完成訂單的70%,過幾天就可以插秧了,秧苗主要是供應本地以及南甯、欽州、百色、來賓等地。“傳統育秧用時25天至30天,現在用機器育秧苗,透氣性會更好,節省人工、時間成本的同時,效率更高了。”季業聰說。

                      近年來,為有效提高育秧的質量和效率,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港北區大力推廣工廠化育秧模式,做優農事服務,推進糧食集約化生産,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目前,港北區建成育秧中心18個,開設育秧生産線50條,指導檢修保養各類農機近13940台(套),保證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态投入晚稻生産。(完)

                    EUQOYFAGJGQAD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