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濟南摸清古樹名木資源家底 首批認定4532株古樹名木

                    2024-10-08 15:15:32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作者:陳贻澤 編輯:潘曉明

                      濟南5月29日電 (李明芮)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5月29日召開濟南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年來,濟南加強古樹名木資源動态監管,開展該市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全面摸清古樹名木資源家底,發布首批認定4532株古樹名木名錄。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波表示,該市持續推進古樹名木資源保護修複,科學診斷瀕危古樹衰弱原因,精準化養護複壯古樹400餘株,同時建立古樹名木基因庫,開展基因擴繁回歸試驗,克隆“曆下宋海棠”“千佛山唐槐”等著名古樹名木幼苗1000餘株,助力古樹名木曆史傳承。

                      陸生野生動物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濟南市生态環境局一級調研員董文聯介紹,截至目前,濟南市共發現陸生野生動物331種,其中鳥類18目61科302種,獸類5目9科16種,兩栖類1目4科5種,爬行類3目5科8種。全市共有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6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7種,包括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白鶴、東方白鹳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1種。

                      此外,為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濟南持續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濟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曹鳳陽介紹稱,該市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森警部門職能作用,聯合多個行政主管部門,深入組織開展“昆侖”“雷霆”“獵鷹”“清風”等一系列、多輪次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向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發起淩厲攻勢。“去年以來,共破獲案件23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32人,查獲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1.1萬隻(件)。”

                      據悉,濟南目前已啟動10個優先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其中已完成的千佛山-龍洞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調查,共記錄到各類物種2051種。(完) EUQOYFAGJGQAD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