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以建交50周年為契機,推動中馬大宗商品貿易走深走實——專訪馬來西亞種植及原産業部副部長陳泓缣

                    2024-10-01 02:15:55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作者:陳贻澤 編輯:潘曉明

                      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 (楊春燕、王婧、舒克裡)今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馬來西亞種植及原産業部副部長陳泓缣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馬來西亞是東盟成立後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東盟國家,50年來,兩國交往越來越深、越來越廣,中國已連續15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他表示,希望以中馬建交50周年為契機,推動兩國大宗商品貿易走深走實。

                      6月24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馬來西亞鮮食榴蓮進口。

                      對此,陳泓缣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透露,李強總理訪馬期間見證了14項合作文件換文,其中一項批準了符合相關要求的馬來西亞鮮食榴蓮輸華。當下,馬來西亞許多榴蓮供應商正緊鑼密鼓工作,預計今年三四季度,中國的消費者就能在市面上買到馬來西亞的鮮食榴蓮。

                      陳泓缣表示,從最早隻有榴蓮果泥出口中國,到2019年液氮冷凍榴蓮整果出口,再到如今的鮮食榴蓮出口,馬來西亞榴蓮出口中國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陳泓缣此次訪華期間,還出席了7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馬來西亞綠色價值鍊夥伴關系圓桌對話。他在會上表示,棕榈油貿易是中馬經濟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産國之一,而中國是馬來西亞棕榈油重要市場,兩國棕榈油貿易合作不僅促進雙邊經濟發展,也為全球供應鍊的穩定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陳泓缣在專訪中表示,馬來西亞棕榈油及相關産品每年對華出口額達100億馬币(約合155億人民币)。“我們非常珍惜中國市場。” 陳泓缣表示,過去談到大宗商品貿易,更多還是停留在原材料上,希望藉由中馬建交50周年的新起點,配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方向,聚焦大宗商品附加值,促進兩國大宗商品貿易走深走實。

                      陳泓缣說,希望兩國能進一步探索棕榈油深加工領域的合作,不僅局限于傳統的食品類應用,而是拓展到大健康産業和生物柴油等可持續燃料行業。

                      作為棕榈油的主要出産國,早在2015年,馬來西亞就推出了自己的認證标準——馬來西亞可持續棕榈油認證計劃(MSPO)。“遠大油脂(東莞)有限公司是首個獲得MSPO認證的境外企業,這是兩國友好合作的體現。” 陳泓缣表示,馬來西亞希望與包括中國在内的友好國家合作,共建可持續性棕榈油認證的話語權。

                      陳泓缣來自馬來西亞沙巴州。他表示,以往中國的商貿團到訪馬來西亞,首選都是吉隆坡等西馬地區。相比于西馬多元化的商機,沙巴州目前的産業仍以農産品和旅遊業為主。不過,沙巴州是馬來西亞棕榈油的生産重鎮,且在對華貨物運輸上相比于西馬更具地緣優勢。

                      當前,中馬兩國互免簽證,極大地便利了兩國的人員往來。陳泓缣希望中國企業,尤其是棕榈油深加工行業的企業,可以考慮在沙巴州投資建廠。 EUQOYFAGJGQAD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