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嗨夠攻略 > 正文

                    早報“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 ”觀點觀察

                    發布時間:2024-09-30 09:16:15 來源:網絡

                      拉薩6月29日電 題:探訪“甘巴拉英雄雷達站”:在海拔5374米的體驗與思考

                      作者 李純 肖航 楊進

                      初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達站”會有怎樣的體驗?“剛來的當天我就暈倒了”,在該雷達站服役的白濤回憶說,“頭痛欲裂,上吐下瀉,一躺就是三天”。

                      “甘巴拉”在藏語中的意思是“不可逾越的高山”。當地流傳着一句話:“甘巴拉,伸手把雲抓。”作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人控雷達站,中國空軍“甘巴拉英雄雷達站”就坐落在這座能夠“伸手抓到雲朵”的山上。

                      甘巴拉是美的,也是苦的。山上的最低氣溫能夠達到零下35攝氏度,8到10級的大風每年要刮9個月。“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步三喘氣,四季穿棉襖”,駐守雷達站的官兵們這樣形容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

                      最令人難以耐受的還是雪域高原的缺氧環境。當地空氣中的含氧量不足海平面地區的一半,人在這裡正常行走,相當于在平原地區負重40公斤。“官兵們來到雷達站都會有高原反應,隻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現任站長餘建钊說。

                      從官兵宿舍到山頂雷達陣地的距離是84級台階,這段約有三層樓高的“好漢坡”,記者用了近10分鐘才艱難“登頂”,還要緊吸上幾口氧氣來緩解胸口的疼痛。采訪期間,突如其來的雨點夾雜着冰雹落下,砸得人生疼。隻有這時才能切身體會,為什麼16字的甘巴拉精神會首先提出“甘願吃苦”。

                      但受訪官兵表示,“吃苦”不是目的,要在吃苦中有所作為。随着中國加快推進強軍興軍事業,“甘巴拉英雄雷達站”也迎來了建設發展的良機,在“創新”“轉型”中實現一次次跨越式發展。

                      自列裝異地遙控雷達以來,“甘巴拉英雄雷達站”逐步探索少人值守模式。某次比武中,雷達站以三分之一的人手完成了3倍于日常的工作量。這既是戰鬥力提升的體現,也對官兵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剛剛休假歸來的李征榮告訴記者,新版訓練大綱要求官兵們向着“一專多能”的方向發展。除了自己的專業,他還要從頭開始學習多項其他崗位的職業技能。“每個人的責任會更多,所擔負的角色也會更多。”

                      如今,雷達站在山下也修建了站部營房,給官兵們提供了輪換休整的場所。近年來,“甘巴拉英雄雷達站”的生活工作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餘建钊表示,現在營房裡都鋪設了地暖,氧氣管也接到了官兵們的床頭。

                      與1965年登上甘巴拉山的第一代官兵相比,今天“甘巴拉英雄雷達站”上的生活已經沒有那麼“苦”了。“甘願吃苦”的甘巴拉精神如何在當下繼續發揮作用?

                      “到我們這一代,雖然說條件比以前好,但是老一輩的精神不能忘。”李征榮說,對于現在站裡的官兵而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好戰備和訓練任務,“這是我們看家的本領”。

                      “甘巴拉精神最初的樣子,更多的是吃身體上的苦,現在更要向吃思想上的苦轉變。”餘建钊對此也有自己的思考:“新時代的甘巴拉人要把當年老前輩的精神傳承下去,為甘巴拉精神賦予新的時代内涵,體現在奮鬥強軍的新征程上。”(完) FDSFDFSWQEWQEQHEQ1,

                  1. 相關資訊
                  2. 今日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