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2025年呼和浩特市飼草種植基地力争突破300萬畝 |
2024-09-30 14:19:20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編輯:潘曉明 |
呼和浩特7月13日電 (記者 張林虎)“2023年,呼和浩特市已建成優質飼草基地145萬畝,今年要擴大到160萬畝,提供400萬噸優質飼草料,飼草自給率穩定在80%以上,同步将170萬畝鹽堿地改良為飼草種植基地,到2025年,飼草種植基地力争突破300萬畝以上。”13日,在敕勒川國際草業大會上,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副市長馬丙全如是表示。 ![]() 13日,以“彙聚全球智慧、共創草業未來”為主題的敕勒川國際草業大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會上,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國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産業鍊企業代表等相聚敕勒川草原,共論草業發展。 内蒙古擁有12億畝草原,占全國草原面積的27.2%,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推進生态系統治理,“草”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2023年,内蒙古草種繁育基地面積達26.5萬畝,年制種能力突破500萬公斤,人工飼草種植2172萬畝,各類飼草産量達7543萬噸,草産業鍊産值達802.1億元,産量、産值均居全國首位。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依托資源優勢,從源頭抓起、從全鍊條布局,經曆了“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奮進曆程,實現了乳産業的創新發展、跨越式發展。 “我們培育了蒙草、正時等上下遊超過300家知名草企。2023年,全市林草總産值達85億元,相比2022年增長2.58倍,今年有望突破100億元。”馬丙全說。 ![]()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集聚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大學、内蒙古農科院等32家科研院所和85個科研團隊,建成國家林草種質資源庫内蒙古分庫,集“育種、擴繁、栽培、加工、利用”于一體的草業“全産業鍊”創新發展體系已經形成。 “呼和浩特市還制定了扶持草業發展政策清單,實行‘草畜一體化’獎勵機制,從飼草料基地建設、優質種源培育等方面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2023年發放飼草種植補助近2億元。”馬丙全說。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依托正在創建的國家草業技術創新中心,圍繞草種質資源收集、精準鑒定與評價、草種質創制與高效育種等核心領域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力争在平均畝産、粗蛋白含量、相對飼喂價值等重要指标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另外,我們要在生态修複種子包、優質飼草料産品、人工草地改良、生态修複示範工程等業态中,深化拓展應用場景,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呼和浩特‘草業樣闆’。”馬丙全說。 會上,“風電光伏+治沙”一體化技術研究與應用合作項目、國家草産業知識産權運營大數據平台、草業技術創新中心國際合作同步舉行了啟動儀式。 據悉,此次大會由正在創建的國家草業技術創新中心與蒙草生态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旨在通過搭建國際合作平台,分享先進技術和成果,把基礎優勢、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提升我國草業全球影響力。(完) EUQOYFAGJGQADA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