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托尼·瓦德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35歲的市民張建東從三年前開始接觸滑雪,從雙闆學起,之後沉迷單闆。“之前會在唐山和天津的滑雪場練習,也經常去崇禮。現在站在家裡樓頂就能看到滑雪場,出門半小時内就能站上雪道,就不用出遠門(滑雪)了。”他說。
吸引張建東的彎道山滑雪場,位于唐山市中心區域,于2022-2023雪季建成投運。彎道山滑雪場運營經理褚琪介紹,目前該雪場擁有7條魔毯,初級雪道2條、中級雪道2條、戲雪道1條,雪地面積4萬餘平方米,非常适合初學者入門和打卡。
在城市中心建設這座滑雪場,緣于當地在2022年實施了老工業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多部門聯合對1.83平方公裡的區域進行重新規劃建設,打造一座群衆身邊的滑雪場,成為城區轉型升級後的重要配套項目。
褚琪說:“沒想到建成投運後的首個春節,客流量就爆了,單日最高入場遊客突破了3000人次。每天從早晨9點開始營業,到晚上10點夜場結束,近幾個雪季雪場收益情況很好。”
作為一個全部以人造雪為基礎的城市滑雪場,用水和用電成為雪場運營的關鍵。記者走訪了解到,彎道山滑雪場配有21台造雪機,壓雪厚度平均為60厘米,折合下來每立方米造雪需要約0.5噸水,這麼大的用水量是如何保障的?
原來,彎道山滑雪場所在的區域既是唐山市老工業區進行“城市更新”的示範片區,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的示範片區。當地政府在對場地和設施進行改造後,該區域在非雪季和雪季融雪後可以不斷收集地表徑流,之後彙集到瓷源湖。雪季開啟運營後,通過管道、加壓泵房等,将湖水引流進行造雪。
經測算,彎道山滑雪場每年收集的地表徑流總量達到1.2萬立方米。因為經過多道淨化程序,在彙集到瓷源湖後,湖水水質能夠長期維持在地表四類水以上水平,基本能夠滿足公園綠化養護、濕地生态補水和雪季造雪用水。
唐山市路北區城管局副局長榮鑫解釋說:“該區域如今建成了地表徑流彙集、水體生态淨化、榮枯水期調蓄、水質持續監測、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生态循環系統,實現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滑雪場通過造雪機将水轉化成雪,一台造雪機一天滿負荷的耗電量為480度左右,彎道山滑雪場作為“耗電大戶”,其用電又是如何保障的?
國網冀北電力唐山供電公司路北供電中心五級職員張磊介紹,滑雪場的用電不僅在造雪機上,魔毯、水泵房、雪道照明等設備以及一些功能用房都有較大用電負荷,為此電力部門采取了多種措施确保電力穩定供應。
“雪季前我們會主動上門服務,對滑雪場的配電室等場所以及造雪機等設備進行全面‘體檢’。雪季運營開始後,定期上門幫助排查用電隐患,确保雪場用上‘放心電’。” 張磊說。
據了解,國網冀北電力唐山供電公司依托電力負荷監測系統,可以24小時實時監測滑雪場及周邊線路電流電壓數據,動态分析設備健康狀态。通過“無人機+人工”的動态檢測方法,助力地方經濟從“冰雪熱”到“産業興”。
有了充足的用水,穩定的用電,城市中的滑雪場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自然條件的限制,給紛至沓來的滑雪愛好者帶來優質的體驗。
這個雪季,彎道山滑雪場增設了雪地摩托、動力雪橇、雪地碰碰球等20餘種娛樂打卡項目,增設了十餘個網紅集裝箱,吸引了大批遊客和周邊居民前來遊玩打卡。
唐山市體育局群衆體育科科長魏珠華介紹,2025年彎道山滑雪場所在的區域将持續進行生态景觀和配套設施提升,夏季運營将引入滑闆、滑草、戲水樂園等項目,一座城市體文旅新地标,将讓這片老工業區煥然一新。
" />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托尼·瓦德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