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對集采串标追查到底才能守護好醫患共同利益

                    2024-10-01 03:41:49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作者:陳贻澤 編輯:潘曉明

                      據國家醫保局21日消息,在2022年實施的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的投标企業以及有關團夥組織、參與了串通投标,相關部門已對其進行調查處置。經查,六家串标企業和代理商之間通過簽訂代理協議、協商申報價格、給予利益分成等方式,事先約定了中選企業和落選企業,涉嫌違反采購标書及有關法律規定,并造成醫保基金損失。

                      誰中标、誰落選,競标藥企事先約定,各藥企的價格“底牌”也勢必相互知曉,甚至怎麼報價、招标過程如何發展等,盡在這些藥企的掌控之中。如此一來,不僅“靈魂砍價”無法正常發揮,而且整個集采規則也遭到破壞。事實上,鹽酸溴己新注射液是第七批藥品集采規模最大的品種之一,最高有效申報價格為22.9元/支,最終平均中選價格為17.95元/支,下降幅度為22%,是降價幅度最小的品種之一。價格談判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串标是重要原因。

                      這次串标将導緻藥企之間出現不正當競争,不僅生産鹽酸溴己新的其他藥企難以生存,作用相似藥品的生産企業也會受到涉及。事實的确如此,《醫藥經濟報》2024年4月24日以《國産溴己新包抄市場》為題,介紹了國内公立醫院溴己新的銷售額情況,該藥以前在同類藥品中的市場占比不算高,但2022年已經接近市場份額較大的氨溴索,2023年則實現反超。可以看出,這次串标對醫藥市場帶來的長期影響不容低估。

                      溴己新在臨床上比較常用,其祛痰效果較好,呼吸道疾病患者對這種藥很熟悉,不少患者需要長期使用該藥,所以價格的波動對患者影響很大。該藥當時的集采價僅下降了22%,假如集采能夠正常進行,按照曆次集采可使藥品普遍降價幅度在50%以上來計算,患者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藥,藥費負擔明顯減輕,醫保基金支付的費用也相應減少。也就是說,這次集采串标通過多種途徑嚴重損害到了患者的利益。

                      醫院采購藥品有一套完整的規則,從确定采購藥品,到将藥品送到患者手中,需要經曆多道程序。集采串标事情曝光之後,醫保對該藥的結算即刻停止,醫院針對該藥的采購合同作廢,同一藥品的采購需從頭再來,醫院不僅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而且診療也會受到影響。公立醫院已全面取消了藥品加成,藥品從利潤項變成了成本項,這次藥企串标将導緻醫院的藥品成本增加不少。

                      涉事藥企受到嚴厲懲罰理所應當,參與串标的廣州一品紅制藥有限公司被要求退賠損失2.66億元。據稱,此次處罰是中國醫藥行業進入集采後,違約處罰最嚴重、罰金最高的案例。由于很多患者和醫院都因此蒙受了損失,因此除了司法和行政要對這類行為重拳出擊之外,在民事方面也應該展開公益訴訟,從而進一步守護好醫患利益,并确保藥品集中招采模式不受這類行為的影響。(北京青年報 羅志華) EUQOYFAGJGQAD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