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6月17日電 題:山西晉城:梧桐枝繁鳳來栖
作者 高雨晴 裴囡囡
近日,來自湖南高校的230餘名優秀學子、110餘名專家和企業家應邀從湘江岸畔來到太行山,赴一場跨越千裡的“晉湘”之約。

2天時間,湖湘專家學子再次感受到“晉善·晉美·晉城”的獨特魅力,體會到山西晉城這座城市的愛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誠。一次“城”與“才”的“雙向奔赴”,讓晉城呈現出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磅礴之勢。
以城相許、以誠相待 打造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今年以來,晉城市委、市政府大力開展“晉城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晉城”雙向奔赴行動。5月18日至19日,該市赴湘參加“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長沙專場活動,向湖湘學子抛出“橄榄枝”。2天時間,45家企事業單位134個崗位354個引才需求,2000多名學生參與,讓湖湘學子對晉城念念不忘。
時隔不到一個月,230餘名優秀學子、110餘名專家和企業家來到晉城如期奔赴“晉湘”之約,回饋他們的是誠意滿滿的“晉城行”——1個啟動儀式、3條體驗路線、5項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晉城形象,吸引人才留到晉城、建設晉城。
“一個月前,晉城市在長沙舉行人才宣介活動,我有幸獲得邀請,和晉城結緣,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湖南校友之家首席執行官、湖南異地商會聯合會産業投資促進委員會執行主任張雙武坦言,晉城的古建築之美及文旅融合、鄉村振興讓他印象深刻,特别是構建“1+5”現代産業體系更是産生深深“共鳴”。
從5月18日參加該市在長沙市的人才雙選會之後,中南大學博士劉若愚就非常期待這次的“晉城之旅”。“晉城的魅力不僅僅在于悠久的曆史和壯麗的自然風光,更在于這裡的人文精神和創新活力。”
平台育才、産業興才 構築“用才育才”的策源地
“‘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湖湘專家學子晉城行是近年來晉城市規模最大、誠意最足的一次集中性人才活動,更是一次集人才招引、産業推介、城市宣傳、文化展示于一體的全市性重大活動。
6月13日,湖湘專家學子們分3條路線,圍繞探秘“古堡古韻”、感受“鄉景鄉興”、攜手“向新向行”三個主題,深入太行一号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範帶沿線、皇城相府、湘峪古堡、國家級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匠工業園等地,共賞“千萬工程”的嶄新圖景,領略東方古堡的無窮魅力,感受晉城産業的蓬勃态勢。

“确實很尖端,沒想到晉城這座地級市很多産業已經走在全國前列。”走進金匠工業園,觀看四足機器人,室内商用清潔機器人、下棋機器人等展示後,湖湘專家學子感到振奮。湖南工業大學正高級教授張亞東表示,“晉城很多産業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代表,為學生們就業創業提供了平台機會。”
“太壯觀了,簡直是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湖南大學研究生戈祯婷漫步在古堡中,輕輕撫摸古老城牆,仿佛穿越了時空,與古人對話。“‘西方古堡看歐洲、東方古堡看晉城’的美譽果然名不虛傳,這讓我看到了晉城發展文旅康養的強大底氣。”
說了就辦、定了就幹 涵養“惜才愛才”的生态圈
1個啟動儀式、3條體驗路線結束後,5項系列活動立刻緊鑼密鼓地舉行,80餘家企事業單位500多個優質崗位進行雙選,1500餘名包括湖湘學子的省内外求職者入場對接,達成就業意向800餘人,數十位專家、企業家圍繞冶鑄、裝備制造、光機電、煤層氣、化工等11個方面對話“新質生産力”,高層次青年人才暢談晉城與未來,古建古堡書院專家開展千年對話……
“鑄造行業向高技術附加值産品轉型是關鍵,本市的企業應加強合作,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市場競争。鐵壺、古堡等都是晉城很有特色的資源,建議學習長沙縣、張家界等成功案例,開發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産品,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打造特色旅遊品牌。”湘晉牽手—“雙招雙引”洽談會上,長沙市苗朵夏彤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海濤作為企業家代表發言時說。
湘潭大學教授鐘超凡在湘智助晉——對話“新質生産力”研讨會上,與海斯制藥、綠之金等企業深入交流,就一些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達成合作意向,“晉城企業讓我們感受到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與渴求,我們願意為晉城新質生産力發展出謀劃策。”

“這次雙選會我真切地感受到晉城對于人才的渴望,也感受到這座城市對人才的誠意,現場幾十家企業、政府單位提供的崗位都是優質崗位,無論是待遇和工作内容,都能看得出是精挑細選的,非常感動。”湖南大學博士生王旭旭找到一家心儀單位——山西科技學院,“後續希望可以進一步溝通,有機會的話留在晉城發展。”
如今的晉城,發展态勢強勁,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呼喚人才、渴求人才。晉城正以最優政策、最高禮遇、最大誠意擁抱人才,期待人才發展與城市奮進在這裡同頻共振。(完)
UEADADYQHKQEHKQH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