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北京全面進入企業開辦“e”時代 助推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2024-10-08 14:23:38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作者:陳贻澤 編輯:潘曉明

                      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類别市場主體線上線下一體化辦理,全面進入“隻進一門、隻對一窗、一網通辦、一天辦結”的“開辦e時代”(開辦電子時代)。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為增強企業群衆獲得感、深化政府部門職能轉變,近年來,該局開展以“企業開辦”為牽引的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以輕微免罰容錯糾錯為标志的執法導向改革、以“标準化+”和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為代表的質量技術基礎服務改革、持續深化的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改革,在各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打造高效智能準入模式,企業開辦全面進入“e”時代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近年來在改革中堅持首善标準,主動對标國際一流,不斷推進減時限、減環節、降成本,為全國營商環境改革樹立了标杆。2018年,企業開辦時長從24天縮短到5天,2019年從“5天全辦好”提速至“一天全辦好”。建設北京市企業登記注冊門戶“e窗通”平台,整合全部開辦事項,将7個環節壓減為1個環節。為新辦企業免費刻制公章,開辦成本降至0元。

                      目前,北京市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類别市場主體線上線下一體化辦理,全面進入“隻進一門、隻對一窗、一網通辦、一天辦結”的“開辦e時代”。

                      聚焦市場主體登記“難堵痛”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服務理念,改革登記模式,積極開展試點探索,多項改革全國領先。2020年,全國首推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形成了“承諾采信,踐諾暢行,違諾必究”的放管閉環。2022年,在全國首個試點特色經營活動自主公示改革,充分展示個性化産品、推廣特色服務,打造企業宣傳免費“廣告牌”。2023年5月,電子營業執照北京專區在全國首批上線運行。截至目前北京市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量達1.75億次,居全國首位。

                      北京在多個許可“準營”領域推行便利化措施。如在食品經營領域,探索“雲勘探”遠程核查,全國率先推廣規範化食品經營許可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快速獲證。在工業産品生産許可領域,打通業務鍊條和數據共享堵點,實現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發證、注銷事項的“跨省通辦”,提升跨區域政務服務水平。

                      維護公平競争,守護平等發展制度環境

                      近年來,北京市堅持把公平競争審查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維護民衆利益的重要手段,着力解決影響競争機制發揮作用的堵點,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環境,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加強機制建設、發掘專業資源等方式,不斷提升審查質量,規範公平競争審查程序,防止排除、限制市場競争的政策措施出台。

                      目前,北京市建立了公平競争審查專家庫,本着規範使用、動态管理、開放共享以及非強制性的原則,向市、區兩級所有政策制定部門開放,借助第三方專業力量集中論證,為公平競争審查提供專業資源支撐。2021年以來,市區兩級公平競争審查聯席辦共計抽查文件2312件,對發現的問題已督查相關部門進行整改。

                      北京還發布反壟斷合規指引,指導企業合規經營健康發展。2022年至2023年,兩年間連續發布了《北京市平台經濟領域反壟斷合規指引》《北京市反壟斷合規指引》,采取理論分析加模拟示例的形式,對反壟斷法實施中的複雜問題進行解釋、澄清、說明,可以有效回答經營者的反壟斷法理解問題,引導企業建立反壟斷合規制度,助力企業健康規範發展。截至目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共圍繞反壟斷合規制度,開展培訓指導750家次,提高了全社會反壟斷合規意識和風險識别能力。

                      探索柔性監管,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柔性監管手段,力争實現執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做到寬嚴相濟,保障執法不失力度,彰顯溫度。

                      2020年,《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後,市市場監管局首家試點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明确了79種違法行為輕微、及時糾正可以不予行政處罰及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2023年将不予行政處罰情形拓展至149項。2022年,出台了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10項,對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采取非強制手段可以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并通過責令改正、批評教育、告誡約談等措施,給企業自我糾錯和成長留足空間。自政策實施以來,作出不予處罰案件16000餘件,免罰額約7.56億元。

                      優化政務服務100%“全程網辦”,實現利企便民

                      北京市場監管部門搭建數字服務平台。以數字技術應用為牽引,以“e窗通2.0”升級改造為核心,建設“集約統一、智慧便捷”的市場監管部門數字服務平台。整合市場監管部門許可審批系統,實現食品、特種設備、計量、檢驗檢測等經營許可、資質認定“一口入、網上辦”。目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政務服務除特殊事項外已實現100%“全程網辦”。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把解決好市民訴求、提高市民滿意度作為服務和監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标準,不斷健全自辦訴求處置流程,完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對市民反映的訴求,注重歸集問題類别和問題集中主體,注重收集影響企業發展或營商環境建設的制度機制障礙,加強問題研究探索解決方案。2023年,北京市場監管系統市民訴求解決率99.52%,滿意率99.51%。(完) EUQOYFAGJGQAD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