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嗨夠攻略 > 正文

                    月記“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高清完整”評論解讀

                    發布時間:2024-09-29 16:05:05 來源:網絡

                      北京8月29日電 題:靳羽西:解鎖“不設限”的傳奇人生

                      記者 金旭

                      “從小到大,我的父母告訴我,如果決定做一件事就要堅持,不管多辛苦都要完成它。這句話陪伴了我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時刻。”華美協進社聯合主席靳羽西說。

                      回望過去,她依然記得隻身前往夏威夷求學的勇敢,記得用鏡頭向世界講述中國的心潮澎湃,記得創立化妝品品牌時要将美學理念傳遞給更多中國女性的決心……靳羽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正是這些經曆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我,我的一生都在‘讓中國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圖為靳羽西(右)在近日舉辦的新書發布會分享感悟。 (受訪者供圖)

                      150美元獨闖美國

                      1947年10月6日,靳羽西出生在廣西桂林。“‘西’代表廣西,‘羽’象征無限可能與自由。父母為我取名,希望無論我走到多遠的地方,心中都能不忘故鄉。”她說。

                      2歲時,靳羽西随父母移居中國香港,16歲隻身前往美國夏威夷楊伯翰大學求學,主修音樂系鋼琴專業。她稱,音樂教會她自律和堅持。

                      紐約是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世界傑出的藝術家和音樂家常彙聚于此。1972年1月2日,靳羽西帶着錢包裡僅有的150美元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

                      “當時正是紐約最寒冷的時候,我從夏威夷出發僅有一件羊毛衫禦寒,連件像樣的冬衣都沒有。”靳羽西回憶,“好友陳康妮是我在這個陌生城市唯一認識的人。在她的幫助下,我買了一件保暖大衣。之後,我打工賺錢還清了借款。”

                      在紐約度過的第一年,靳羽西的心情既緊張又興奮。她利用一切機會學習關于這座城市的曆史知識和信息。為糾正口音,講出地道的英語,她做家教賺夠了參加英語強化課程的學費。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靳羽西得到了很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她發現,無論在一份工作中學到什麼,總能在另外一份工作中發揮用處。

                      有線電視興起時,靳羽西的一位朋友想要開辦一個針對華人的中文有線電視節目,并邀請她擔任粵語主持人。“我很珍惜這次機會,每個周末我都會去攝影棚志願錄制節目。”

                    圖為靳羽西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 (受訪者供圖)

                      她介紹,訪談的對象大多是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後來我陸續采訪了一些美國民衆,他們對中國文化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很多誤解。這讓我下定決心制作一檔介紹亞洲文化的節目,取名《看東方》(Looking East),讓更多人更好地了解亞洲,了解中國。”

                      節目制作初期非常簡陋,靳羽西租用了一個廉價攝影棚的某一時段,在僅有兩架攝像機、三把木頭椅子和一張桌子的空間,她通過采訪一些去過中國的外國人和一些來自亞洲國家的人,介紹亞洲國家的文化和民俗風情。

                      為推廣節目,靳羽西聯系美國各地的社區電台經理,自費寄出錄像帶,并積極聯系對亞洲感興趣的公司和機構,争取得到贊助。

                      “整個制作過程有笑有淚,也聽到了很多質疑聲。”靳羽西說,随着節目的播出,贊助商也多了起來,她也有機會帶領攝制組前往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拍攝采訪,近距離體驗不同文化。

                      從1977年至1989年,《看東方》被美國50個州的700多個電視台連續播出,成為全美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

                      見證開放的中國

                      《看東方》改變了美國民衆對中國的看法;而在中國,靳羽西主持的《世界各地》為中國觀衆打開了認識西方、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各位觀衆,我是靳羽西。”《世界各地》于1986年2月23日首播。靳羽西說,這天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從此她的命運和中國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世界各地》是中國中央電視台第一個由海外華人制作并主持的電視系列節目,也是第一個自帶廣告贊助的電視節目。

                      “1984年12月18日,我受邀去北京。當時中國政府希望通過一檔電視節目讓民衆在了解世界的同時,也讓世界了解中國開放的姿态,于是我鼓起勇氣毛遂自薦,希望為中外交流貢獻一份力量。”靳羽西說。

                      在正式拍攝之前,靳羽西花了近2年時間籌備,不僅要尋找贊助、拉廣告、組建團隊,還要與各國大使館溝通拍攝行程。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學講普通話。

                    圖為《世界各地》的拍攝幕後。 (受訪者供圖)

                      “那個時候紐約沒有幾個中文教師,我幾乎是從拼音開始自學,中國的朋友還把中國的古詩詞、散文都錄下來供我反複精聽、跟讀。”她說。

                      如何在15分鐘的片長内掌握節奏并巧妙構思選題和内容,對靳羽西來說極具挑戰。她在巴黎報道當地如何為保護18棵古樹,而放棄修建汽車博物館;在意大利捕捉歌劇《圖蘭朵》中的中國元素;在丹麥關注全職奶爸的社會現象……時至今日,這些選題仍具有探讨價值。

                      靳羽西表示,節目拍攝的過程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和團隊扛着笨重的裝備穿梭世界各地,時差、航班延誤、語言障礙、不習慣的飲食等所有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難處都經曆過。

                      “實地采訪也要随時準備應對天氣等突發狀況。我也逐漸在各種環境中找到拍攝的小技巧。比如,在炎熱的國家我會準備很多條濕毛巾,既能降暑,換裝的時候也能用于卸妝。”她說。

                      後期繁重的剪輯工作同樣争分奪秒。為了節省成本,靳羽西經常一人分飾多種角色,既是主持人又是旁白,還需制作普通話和英文解說兩個版本。

                      《世界各地》受到中國電視觀衆的歡迎,跟着節目學習英語掀起了一種新風尚。靳羽西說,節目的英文名是One World,她意識到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文化是可以互通的。

                      跨界打造美妝IP

                      1992年,靳羽西推出了“羽西”系列化妝品,完成又一次“跨界”。

                      “當時市場上鮮少有專為亞洲人膚色設計的化妝品,我在上鏡化妝時很難找到适合自己的産品。”靳羽西萌生了想要為亞洲女性設計一套化妝品的想法,希望通過化妝鼓勵中國女性自信做自己,表達自己的個性。

                      創立品牌後,靳羽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化妝品制作。她将顔色分為橙色、粉色和中性色三個系列,“隻要根據表格搭配衣服和妝容就一定不會出錯。”

                      為緻敬節目《世界各地》,靳羽西從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汲取靈感,巴黎粉紅、東京粉紅等名字賦予了口紅不同的個性。“由于配方還有中草藥成分,每支口紅都有獨特的芳香。”

                      羽西化妝品第一個櫃台開設在上海南京東路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當時的消費者對新産品十分好奇,靳羽西也很有耐心,一遍一遍為顧客講解産品特性。除了化妝,還幫助她們搭配服裝試穿、打理頭發,讓她們“煥然一新”。

                      “為了開拓中國市場,我到各地教女性如何化妝和服飾穿搭,告訴她們在提升自己内在修養的同時注重外在形象。通過舉辦講座、撰寫文章等途徑擴大中國女性對美的認知。”她說。

                      讓中華美食“有意思”,更“有意義”

                      早在《看東方》播出時,靳羽西就注意到,每次播出關于中國食物或傳統文化的内容,就會有很多觀衆來電詢問哪裡可以吃到正宗的中國菜。

                      “美食能喚醒味蕾,也能跨越語言和地域界限,聯結每一個人。它不僅具有文化的親和力,還有極強的感染力。”靳羽西說。

                      2024年,靳羽西與華美協進社其他負責人一起在曼哈頓設立了中華美食烹饪中心,旨在增進人們對中餐的了解,同時以美食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美食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影響力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靳羽西說,“我們計劃與世界各地的烹饪學院合作,也會定期舉辦美食節等活動。今年10月,我将帶領外國友人前往中國,開啟一趟美食文化交流之旅,希望通過多樣的交流方式讓更多人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完)

                    FDSFDFSWQEWQEQHEQ,
                  1. 相關資訊
                  2. 今日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