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首屆中拉人權圓桌會在巴西舉行

                    2024-10-01 06:41:49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作者:陳贻澤 編輯:潘曉明

                      裡約熱内盧9月10日電 (記者 曾靜甯 林春茵)當地時間9月10日,首屆中拉人權圓桌會在巴西裡約熱内盧舉行。這是中國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首次開展人權領域機制性交流研讨活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白瑪赤林發表緻辭指出,自16世紀中拉兩大文明相遇以來,雙方之間交流交往不斷深化,在多個方面結出了文明互鑒之花。在人類文明交融涵養和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倡議引領下,中拉人權理念更加契合,所走的人權道路各具特色。

                      中國駐巴西特命全權大使祝青橋表示,人權事業沒有固定樣闆,也沒有現成答案,各國有權根據本國國情自主選擇人權發展道路。祝青橋說,中國和拉美雖遠隔重洋,在曆史進程、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差異,但雙方在實現發展振興、增進民生福祉的奮鬥中,肩負共同責任。

                      “這是我們應該發聲的時刻”,格林納達前外長、新民族黨副書記查爾斯·戴維指出,當前全球不僅遭遇氣候變化,還有數百萬人因為戰争流離失所。在南南合作裡,拉美與中國在人權領域付出許多努力,在全球人權不平等狀況急需改善的背景下,拉美和中國選擇朝着可持續性的未來前行,能夠共同為全球人權治理的明天制定新路線。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轶表示,人權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課題,是人類對“我們是誰”這個亘古哲學問題的不斷回答,不同國家、民族之間應相互尊重、彼此欣賞,通過廣泛對話交流凝聚人權共識,共同為實現人人得享人權的崇高目标持續努力。

                      對此,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副校長莫妮卡·薩維德拉指出,該學府正在人權研究領域,與中國在内的全球各個國家互動,“在當前國際形勢之下,我們願意推動全球人權研究領域的對話交流”。

                      秘魯國際政治研究院院長古斯塔沃·帕切科·維拉則指出,全球人權治理正遭遇巨大挑戰,包括地區沖突、食品安全、生态保護等諸多問題。中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助于讓全人類共享幸福。他強調,不隻是拉美和中國,全世界都應該一起推進人權治理,創造一個和諧的未來共同體。

                      今年是中國和巴西建交50周年,中國與許多拉美國家建交也大都接近甚至超過半個世紀。今年還是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拉雙方共同緻力于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中拉關系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白瑪赤林建議,中拉在人權議題上交流合作,堅持共同的安全觀,持續塑造和平的人權環境;堅持共享的發展觀,合力探索普惠的人權道路;堅持共生的文明觀,尊重倡導多元的人權理念,積極通過對話凝聚人權共識,共同應對人權挑戰,不斷推動人權文明發展進步。

                      首屆中拉人權圓桌會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法學院共同承辦。來自中國和拉美16個國家的人權領域高級官員、專家學者等120餘人參加會議。(完) EUQOYFAGJGQAD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